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http://www.jk100f.com/m/(上半部分,孟宪顺讲述了自己只读了十多天的初中,就来济南打工,10多年辗转多家饭店,从小厨师干到总厨,期间吃了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可回看:我,济宁汶上人,15岁到济南,当了18年厨师,如今开了7家饭店)
讲述
孟宪顺
记录
南木
来源
南木商业故事
04、以老板的心态去打工
如今,很多文章说,要以老板的心态去打工。
我的变化就在这里,每到一家饭店,我都是把饭店当成自己的店来对待,而且会观察、思考,怎么把饭店做好,同时刻意去学习管理、激励团队的方法等。
从年到济南开始,13年了,我在济南厨师圈里混得很熟,大家都觉得我很实在,手艺也不错,所以,除了从华美离开那次是自己去应聘外,后来,无论是换饭店,还是承包食堂,基本都是通过熟人介绍的。
我之前不认识那家鲍鱼海参馆里的任何人,是自己应聘去的,主要靠手艺。
先是被派到淄博分店当总厨,我把这家店当成自己的店干,和店长合作,很快帮饭店扭亏为盈,生意持续红火,最高峰时,一天接待桌客人。前后干了11月,由于种种原因我离开了,歇了2个月,年,老板又把我请回到位于其山大路上的店当总厨。
当时,那家店也是赔钱的,三四个月后,扭亏为盈。
在这里,我逐渐学会了管理员工,老板根据营业收入按一定比例提成作为我的奖金,但我基本上一分钱没留,都请一帮兄弟们(厨师)吃、喝、玩、乐了。
我当时的观念是,大家都很辛苦,用心干,也干得很好,应该善待自己的部下、员工。后来自己当老板,我也是这样对待员工的。
将心比心,你对员工好,员工才会好好给你干活。
不久后,我又离开了这家鲍鱼海参馆。年到了聊城一家酒店干总厨,期间还在河北一家大型高档酒店承包厨房,直到年回济南。
也就是说,从年到年的6年里,我经历了六七家饭店,两次承包厨房,还和孙老师一起具体操作酒店,我虽然还是打工人的身份,但都是把饭店当自己的店来干,一切都为自己开店做准备。
这为后来自己开饭店,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那时候,对经营一家饭店的方方面面,都已经了然于胸,心里有底了。
年底,我回到济南,一边和别人一起承包厨房,一边为自己开店做实质性的准备。
当时,我觉自己开饭店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做菜不用说,干了16年厨师,后面几年对经营也很了解,还帮人操作过饭店。
没想到,真正自己开饭店时,很快遭到现实的重重一击。
05、开饭店初期,曾连亏9个月
那几年,我每到一家饭店,都是担任总厨,工资最高时到了两三万元,从一个穷小子,到每个月挣两三万,应该相当不错了。
但打工这么多年,看到很多老师傅,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总认为,给别人打工,什么时候才是头?所以,自己开店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年初,我在七里河路北首找到了一处房子,二层楼,也有一定的资金了。
有一个人必须提。
就是和我一起干的合伙人,好兄弟谢东峰。我们是在年承包金龙力大酒店时认识的,当时他是厨师,比我小2岁,但只共事了3个月。中断了四五年后,年我回济南,两人又在一家饭店共事了11个月。
看似交往的时间不长,但我们俩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家庭条件差不多,都是穷孩子,而且我最认可他的一点是,做事很认真、负责、仔细,在很多方面比我有智慧。
所以,我想自己开店时,和他一说,两人一拍即合。
从年到现在,11年了,我们一直合作得相当好,几乎没有产生过矛盾,成为厨师圈里的一段佳话。
所以,创业,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相当重要。
还得感谢杨家厨房创始人杨老师。开店前,我和谢东峰专门去请教他多次,最后我们才决定采取套餐的模式。
七里河店只有多平方米,没有大堂,设7个单间,名字就是现在的联海私房菜。
年底试营业,年“龙抬头”这一天,正式营业。
我们俩信心满满,没想到遭遇当头一棒——开业后一连亏损了9个月。
在饭店行业,有一种说法,叫“三月看半年,半年看一年”,也就说,从前三个月的经营情况,就能看到半年后的经营情况;从半年的经营情况,就能看到一年后的经营情况。
半年之后,几乎所有朋友都劝我们,坚决不能再干了。一方面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我们两人当时底子都很薄,没有什么积蓄,赔不起。
最开始生意很差,经常一天连一桌客人也没有。我认为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们是新开业的酒店,没有积累客户。虽然做了18年厨师,但多数时间在幕后,认识的人不多,很多人到一家饭店吃饭,都是奔着饭店来的,根本不知道厨师是谁。
第二个原因,我们实行套餐制,即只点一道菜,如海参或鲍鱼,其他菜不用点,全都免费,我们给搭配鱼、肉、荤、素,如果菜不够,可以免费加。
当时很多人不习惯,认为不能点菜,看一眼就走了。有一次,一个很重要的客人带着七八位朋友到了店里,坐下来,要点菜,我说,没有菜单。对方有些生气,说:“能点,我们就在这里吃,不能点,我们就换地方”。后来,真的走了。当然,后来他对我们非常认可,成为常客。
第三个原因,我们的价格看起来偏高,最便宜的元,其他还有元的套餐,等等。那时候,价格确实不低,但我们坚信是物有所值的。
经营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度也想改,好在坚持了下来。
有段时间,没客人,生意很差,我和谢东峰都很着急。白天两人都在店里,没客人,你看我,我看你,没话说,夜里我买完菜回来,就给他打电话,经常一打两三个小时,商量怎么办。
一直到第9个月,才实现了单月挣钱。
那段时间,确实很难,我和谢东峰都是厨师出身,既是老板,也是厨师,还不拿工资。为了维持,四处向朋友借钱,才撑了下来。
能坚持下来,一是坚信自己肯定能行,路子是对的;二是两人都没有抱怨,相互信任。
生意逐渐好了。很多人看着饭店红火,以为当老板多么舒服,其实,他们是真不知道餐饮人的苦。
怎么个苦法?
06、在济南和老家共开了7家店
都说开饭店挣的是辛苦钱,一点不假。
看看我们的工作时间,上午9点半到13点上班,下午16:30到21点,这是正常上班时间,具体得看客人什么时候走。
这是指员工,我享受不到员工的待遇,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我去买菜。
一般是凌晨1:30到海鲜市场,那时候的海鲜最好。买完,回到店里,存放好,一般是4点左右了。
我不在济南市,谢东峰买。
为什么坚持自己买?
第一是价格,不当家不知油盐贵,自己买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
第二是质量,我们去买海鲜时,必须选市场里最好的,确定好产品后,再谈价格,不会因为价格,选择差的。
质量和价格,像跷跷板,很难兼顾,一般员工很难做到,要么价格贵了,要么质量不是最好的。
我的目标是,在济南市,同样的价格,我们的菜品是最好的,这些年,我们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所以,在经营最艰难的时候,虽然我们意识到定价比较高,但认为绝对是物有所值的。
自己买菜,是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保证。
而且,店里98%以上的菜品,都是我们买来食材,从生原料开始,自己加工的,一方面费时,另一方面,成本高。我们很多菜品的成本,比普通饭店高1/3左右。
比如牛百叶,市场上发好的,每公斤八九十就能买到,而我们买来生的自己做,成本至少在元以上;市场上,熟牛肉,有的每斤只卖五六十元,我们买生的牛肉就要40多,每斤煮出半斤,成本就在80元左右。
调料,我们只用李锦记、百味佳、家乐和欣和4个品牌;油是自己买的花生油,如果要用调和油,就自己调。
除了第一家店——七里河店沿街外,其他很多店都“藏”在院子里,食客基本上都是老顾客,新顾客多半是老顾客带来的,他们吃的是我们的质量和口味。这是这么多年坚持的结果。
经常有人问我,你们属于什么菜系?
其实,我们没有所谓的菜系。我认为,只要健康,只要好吃,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好菜。
如今,这种套餐的模式逐渐得到了认可。10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涨价,年看似价格有些高,现在显然已经不高了。
当然,套餐也会带来一些麻烦,除了前面提到的有客人要点菜外,还有其他麻烦。比如,其他的菜,只要不够,可以再加,而且,我告诉服务员,只要看到客人的菜不够了,有权直接通知厨房加菜,但有些客人,明明有很多菜没有吃完,也要加菜。我们不是不给加,而是提倡光盘行动。但部分客人认为,反正都在套餐里了,是免费的,就要求加。服务员也经常向我抱怨浪费。
年,七里河店的房子拆迁。很有意思也很让我感动的是,5月2日,我们已经闭店了,门头已经拆了,很多东西也已经搬走,但那天还接了两桌客人。他们都是老顾客,五一放假带着家人来的,非要给他们做一桌,我不收钱,对方还不答应。
七里河店拆迁后,我把店搬到了二环东路,年后,又在洪楼附近开了2家店,分别叫铭洲家宴和海洲佛跳墙;在华龙路开了2家店,叫孟珍记,现在在济南共有5家店;此外,在济宁市和汶上县各开有一家店,都叫孟珍记酒楼。
年,15岁,我来到济南,干了18年厨师,经历了10多家饭店;年创业,目前在济南开了5家店,在老家开了2家店。吃了不少苦,但总算站稳了脚跟,算是小有成绩。
年,贷款在洪楼附近买了一套二手房,40多平方米,5楼,顶楼;年,换了新房子。现在有了两个孩子。
疫情发生之前,饭店生意比较平稳;疫情爆发后,经营受到很大影响,但比同行要好一些。不过,人员、房租等其他费用都没有减少,面临不小的压力。
人生就是这样,总是说过了一道坎就好了,但过完一道后,接着是下一道。
这次疫情,对于餐饮人来说,是一场灾难性的坎,希望早点过去,我也是经常这样给员工鼓劲的,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3个真人故事,你也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有意者请在后台留言!
我,济南人,创业成功,热爱花道,花数十万学花艺,成为花道教授
我,济南人,到兰州学做拉面,开亮亮面馆35年,很多人一家三代吃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