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治疗白癜风 http://www.t52mall.com/
食用油在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谁家都要吃,所以需求量特别大,市场自然也就特别大。
从古代开始,油就已经被先民食用,但在魏晋以前,主要的食用油是动物油,也就是动物脂肪,古人称为“膏”。战国后期,植物油已经出现,但多用于点灯,魏晋时期开始进入餐桌,这时期主要是麻油。同时,这时期,从们对食用油的称呼开始有了变化,也就是膏和油混用。
东晋时期史学家隐在《晋书》中有过一句记载是:上言麻膏,下言麻油,膏油互用。
从植物油出现后,就呈现出了强势状态,这和我们的民族特性有关系,农耕民族嘛,更习惯用种植的植物来保证一年的温饱,而植物油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一直到现在,植物油仍然是我们的主要食用油,当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食用油,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油的烹饪以及食用上比得我们。
所以,植物油是深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以及骨髓里的。
农村人吃油是就地取材,就是当地适合种什么,那就食用什么植物油。比如在豫北,以前都是种植棉花,所以多食用棉籽油。后来棉花种植转移,人们开始种植花生并且食用花生油。
而在一些地方,则是豆油和菜籽油,还有诸如葵花油和芝麻油之类的,但芝麻油仅限于调味。
总之,食用油渗入到了每个家庭,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既然需求量如此之大,每个人都有需要,那吃什么油就成了被
这样的争论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因为都在自说自话,谁也不服谁。
那么,能分出个胜负吗?其实这并没有必要,只不过是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所需的问题。
所以,我们分别来说一下农村自榨油和城市桶装调和油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然后说一下我们生活中该选择什么油。
Ⅰ:农村自榨油是怎么来的?
农村自榨油是怎么来的?它需要经历过好几个阶段,但最根本的怎么条件是,自己需要先种植可以产出油的农作物。我们仍然拿花生油来做例子。
我们把种花生以及收花生的过程给省略掉,直接跳到榨油阶段。
在榨油前,我们需要把花生脱壳,只剩下花生仁,脱完壳后,会有一些杂物存在,比如一些坏掉的花生仁,一些不出油的瘪花生仁什么的。这些都需要人工挑出。
人工挑出完毕后,就把花生拉到人家专门榨油的地方榨油。
这个过程是可见的,人就在跟前,看着榨油坊的人将自己的花生仁送上榨油机,然后看着油被榨取出来。
当油榨出来后,自己要把自己备好的器具拿出来,将油装在里面运回家中。
过程并不复杂,我们要说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人是完全站在一边的,所以不可能掺假。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的掺假并不是说油里面掺了别的东西,没有人这么干,油里也掺不进去别的东西,比如说水什么的。
所谓的掺假,就是花生油里被掺进了别的东西。比如说花生油比较贵,而菜籽油相对便宜,将菜籽油掺进花生油当花生油卖,这就是掺假。
但如果给换个叫法,则又不叫掺假了,叫“调和”。
这些全部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榨取出来的花生油被运回家中,放着自己全家整年食用,等来年花生收回来后,再进行榨油的活动,如此一年又一年。
所以,有些人会说,农村人吃的才是最干净的油,不掺假,不会出现地沟油什么的。这是农村人特别自豪的一点。但这里面同样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食用油太过单一,导致某些营养过剩或者堆积。
所以,有些农民是在榨出油后,用一部分换取别人别的油,比如我花生油换你菜籽油,由此实现替换吃的目的。
农村自榨油不管是花生油还是菜籽油,又或者是大豆油什么的,都是这么来的。
Ⅱ:桶装调和油是怎么来的?
所谓的桶装调和油,就是把两种油经过调和后装进桶里进行售卖,城市家庭吃的大多都是这种油。
也就是说,将精炼过的油掺在了一起,当然这样的掺是比例的,不会是乱掺。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制而成的油进行装桶,这就是桶装调和油。
这样的调和油在农村人看来是被掺了假,因为在农村人心目中,我榨的是花生油,你给我掺进了葵花油,你还取名调和?这是掺假。
这是认知的不同,但并不代表着两者就分高低,因为这是各取所需的。
但是,调和油有个的缺点就是有不良商家打着调和油的名义做“二手油”。所谓的二手油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沟油”。将饭店或者别的地方剩下的菜汤什么的收集起来进行二次提炼,提炼出来的油脂被装进桶中,打着调和油的旗号去售卖,达到牟利的目的。
这是农村人对调和油最不屑一顾的地方,但这其实也是个误解,正规粮油店和超市里的调和油是正规商家出来的,食用卫生上有保证,这些二手油多进入了城郊的小卖铺,卖给那些打工租房者,或者进入了小饭馆等等地方。
另外,还有一种油特别容易冒充调和油,那就是炼制油。
炼制油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些东西炼制出来的油,多是一些小家畜或者家禽,比如死猪、死羊什么的。
大概是五年前,我去某个镇上吃早点,就闻到一股强烈的味道,由于好奇,顺着味道找了一下,就看到这么个偷偷营业的炼油点。地上用钢板焊成一个巨大的四方锅,地上扔着无数的死东西,下面烧火。将这些东西送进锅中后炼制,边上还有一个巨大的压制机器,用于将骨头粉碎。
这些连骨头带肉炼制成的油被流进地下一个巨大的沟中后售卖。味道刺鼻,还需要添加别的东西来消沫和去味。
当时我作死拍了照片,差点被揍。后来再去,这地方已经被取缔了。
这些炼制油进入的仍然是早点摊、小饭馆。
甚至被人封装起来说成是调和油售卖。这是农村人最为诟病的一个地方,说你们城市人常说自己生活多,其实你们吃的都是这种油。我们上面就说了,这其实是想当然。人家正规超市商场买的油并不是这种油,这种油也进不去。
Ⅲ:所以,是自榨油好还是调和油好?
回到问题的本身,是自榨油好还是调和油好呢?
很多农村人说当然是自榨油好,我自己种的庄稼,自己榨油,什么成色我自己非常清楚,这难道不好吗?
但就吃的营养上来说,调和油其实更符合人体各项所需,所以两者是各有优缺点,长时间食用一种油也并不好,所以在这点上,其实就是个各取所需的问题,根本不存在谁比谁好。
故,这两者没有可比性,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它们都是非常干净的食用油。
要注意的是,要尽量避免吃到二手油和炼制油。这里涉及到一个如何分辨的问题。
其实,想要分辨也非常容易,一是看,二是闻。
看,就是看装在桶里的油是什么成色。如果是纯植物油和调和油,桶里的油是纯的,没有杂色,没有凝结现象。而二手油和炼制油,由于都掺杂了一部分荤油在里面,所以最容易发生凝结现象。比如我们看一些桶装油,上面是的,下面是白色的凝结物,那就不是纯植物调和油。
还有的是红色的,那些都是经过炸制或者使用过的二手油再次封装售卖。
再就是闻了,正规的植物油在热了后只有香味,而且多以清香为主。而二手油和炼制油在火上一热,就会出现腥味,一股鱼腥味,对味道敏感的人闻着会感觉恶心。
试想想,正经的植物油,怎么会出现如此强烈的腥味?
从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不管是农村自榨油还是城市的调和油,两者不用分出个谁高谁低,因为没必要。所谓的自榨油,是自己种的作物榨出来的单一油,而调和油则是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出来的,无非是一种植物油和两种植物油的区别,这有必要去分出个高低吗?
当感觉自己食用一种油时间太久了,可以换一下调和油,或者换另外一种植物油来食用,这些都是可以的。
要注意的就是二手油和炼制油,那些都需要添加别的东西,也就是某些添加剂,对人的身体没有好处。
所以,不要纠结农村自榨油好还是城市调和油好,都好。不好的是装成调和油的二手油和炼制油,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