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www.xxzywj.com/m/走进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十多家牛肉餐馆的招牌出现在眼前。每家餐馆里,村民各自忙着切牛肉、洗菜、招呼客人。近几年,五洞村从一个偏远落后的小村落,通过发展牛肉美食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挖掘特色产业,村庄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五洞村的发展,离不开五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凯辉的努力。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冯凯辉在发展村特色产业上下一番功夫,通过创办牛肉餐馆、鼓励村民创业,带领村民摘穷帽、拔穷根,靠着牛肉美食产业致富,成为五洞村致富的“牛司令”。
如今,在冯凯辉的带头下,五洞村中已有15家牛肉餐馆,每年营业额超万元。在棠下镇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棠下牛肉”美食节活动中,五洞的牛肉餐馆更集体亮相,受到群众欢迎。冯凯辉告诉记者,目前村内有2家餐馆正在筹备中,预计明年村内将有超过20家牛肉餐馆,带动更多村民在当地就业创业。
现在,冯凯辉更四处奔走,向外推广五洞村的牛肉美食文化,致力于打造“牛肉一条街”,进一步擦亮“五洞牛肉”品牌,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南方日报记者张泳渝
创办五洞村牛餐馆
从江门市区出发,驱车沿着江门大道,穿过凤凰山隧道后,就来到了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沿着村道一直往前看,两旁都是牛肉餐馆,这里将打造成为五洞村“牛肉一条街”。在这条街最深处的就是冯凯辉创办的牛餐馆。
“我们来自顺德,开车过来五洞只需要20多分钟。”食客梁先生说,近一年来每周都会到村里吃牛肉,在他的介绍下,不少朋友也经常到这里消费,“这里的牛肉新鲜,价格实惠,我们家里人都喜欢吃。”
冯凯辉创办的牛餐馆有自己的特色。切成薄片的新鲜牛肉经过盐、糖、生粉和鲜榨花生油简单地提鲜后,就会盛到碟子上备用。现切的牛肉要在5小时内吃完,做到餐餐新鲜。但是要吃到最“地道”的鲜味,还需用新鲜山泉水、牛骨、生姜等熬制4-5小时汤底,以及葱丝、酱油和花生油特制的酱料。
去年3月,冯凯辉在村中租了4亩地,建立了大众牛餐馆,并建设了大型停车场。仅用了3个月时间,餐馆从30张餐台扩建到张,用正宗的五洞牛肉吸引了一大批回头客。每到周末,张餐台都会坐满了客人,来晚了的客人还要等位,才能吃得上这口新鲜的牛肉。
“生意好的时候,我们餐馆每天卖出超一千斤牛肉。”餐馆的厨师吉叔说,“每天餐厅订购的牛肉分两次送达,现切的牛肉都在5小时内吃完,做到牛肉餐餐新鲜。”
餐馆的火爆离不开冯凯辉的用心经营。“一只牛哪个部位吃,怎么切怎么处理,我全都一清二楚。”冯凯辉曾在屠宰场工作过6年,对牛肉有充分的了解,“每天,我们将买到的牛送到屠宰场,屠宰后把吃的部位送到餐厅,其它部位送到农贸市场销售。”
除了对牛肉品质把控,冯凯辉还十分重视餐馆服务质量。周末的时候,在餐馆里他就像是“牛司令”当好调度工作,从安排客人入座、为客人点单、催促厨房上菜等工作,他都会及时与厨师和服务员沟通,及时了解客人的需要。“如果餐厅内发生了误会和争吵,我们肯定以顾客的要求为先,安抚好顾客的心情,保证他们的用餐体验。”冯凯辉说。
下一步,冯凯辉将再次扩建餐馆,将张餐台扩建到张。届时,可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进一步优化餐馆的就餐体验。
打响牛肉美食招牌带动村民致富
冯凯辉创办牛餐馆的成功探索,让不少五洞村村民看到了商机,纷纷自发开设牛餐馆,让五洞村成为牛肉生意的集聚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五洞村新兴的牛肉街饮食兴旺,餐馆林立,从村头到村尾都可见牛肉火锅的招牌。每逢周末,村道两旁都停满了佛山、中山等地车牌的小汽车,食客接踵而至。
“五洞以前就有养殖牛的传统,村民对牛的养殖比较熟悉,对牛肉的处理也比较熟悉。”冯凯辉介绍,“江门大道开通后,越来越多村民看到交通带来的利好,陆续在村内开办牛肉餐馆。”
在五洞逐步形成牛肉产业集聚的同时,冯凯辉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从经营好自己的牛餐馆变为打造“五洞牛肉”的品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一家牛餐馆发挥自身的特色,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才能实现的。
对此,五洞村将成立牛肉协会,聚集村中牛餐馆负责人,共同商讨村中牛肉产业的发展,形成互利互助的良性发展。盘活村中土地资源,鼓励村民投资建造牛餐馆,并将各牛餐馆纳入村中的规划中。
牛餐馆的顾客大多自驾出行,为了提高顾客的体验,五洞村计划将原来两车道的村道扩建为四车道,并铺上沥青,并在道路两旁加设路灯。在“牛肉街”的打造上,建议让每个牛餐馆提升就餐环境,建设大型停车场,并做好停车服务管理,避免乱停乱放,保持村内道路畅通。
“现在,‘牛肉’成为村中经济的主引擎。”冯凯辉算了这样一笔账,“以我自己的牛餐馆为例,租赁村中的4亩地租金是每年27万元,相当于亩鱼塘的租金。同时,餐厅直接带动了约50名村民的就业,带动村民增收。”
自从村中牛肉产业形成集聚后,更多棠下镇的本地创业者选择在五洞创业开设牛餐馆。最近,有创业者以每个月10万元的租金租下了五洞村的废弃小学,准备改建成为牛餐馆。“这个废弃小学已经闲置多年,要是在以前,每年10万元的租金也不见得有人会租!”冯凯辉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