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更喜欢白酒,可能是因为白酒有一定的御寒作用,我是北方人,小时候看大人们把白酒盛到一个酒壶里,然后用热水还温一下,小酒盅也不大,我听小叔说是三钱,但至于说三钱是多大多少,我也不知道。
小时候我也不馋酒,但是给我母亲挡过酒,也是第一次喝,那时候是大人们聚在一起边吃饭玩游戏带罚酒猜扑克牌的那种,我发现二姨夫在扑克牌上做手脚,但是我母亲不知道,所以我母亲就被接连的罚酒,但是我又不敢说二姨夫又实在看不下去,我就噌的站起来,跟二姨夫说,我替我妈喝……
酒据说是应该品的,但是我看三钱的杯子也不大,就一口闷了……刚开始还没事,家里的男人还表扬我,说行啊……可是,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呢,瞬间我的噪子眼里就感觉烧得慌,而且当时嘴里的酒味感觉特别怪,那个时候我特别的诧异,我就在想成人们原来平时喝的这个东西是这个味啊,太不可思议了,大人们怎么能喝这个呢?还得还热火朝天的,简直太难喝了……
我一度真的认为,白酒就是从马身上的某个部位挤出来的……
后来,再喝酒,其实是上大学那会儿,离父母也远了,有了饭局又酒壮年轻胆了,才发现酒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让你进入到一种微醺的状态,这种状态能够让你打破与陌生人之间的陌生感,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有利于交际。
那么白酒的产地就有很多了,比如东北过去产高粱,用高粱酿的酒就叫高粱酒,又叫纯粮食酒,你看台湾高粱酒,其实就是东北、山东的酿酒师带过去的工艺。
北方人品评酒好与不好,比如会品一品这酒辣不辣,看一看酒液挂不挂杯,还有就是喝了之后上不上头。那至于酒挂杯,是不是判断好酒的标准呢?其实很难讲,因为现在有一种叫塑化剂的,它就可以实现挂杯的效果,所以看挂杯来判断酒好酒差,不那么靠谱!
北方还有一种酒就是用人参泡的,说是大补,我听我原来做酒业务的朋友说过,这种酒里的人参也就是5块钱的成本,酒确实也是纯粮食酒,散装的那种,然后酒呢先用人参泡上,等酒变颜色了,再分瓶装,然后瓶里再放参,这个时候的参就不是泡酒的参了,只起到装饰的作用。
过去我送人酒,也不懂,我只是从价格上来,比如我觉得这酒价格还行,能够消费得起,那我就买了,上大学那会儿得了奖学金,放假回家,想给家人买点东西,就买了茅台,我记得是元1瓶,茅台到底好不好,反正也没像现在名气那么大,但是我记得确实是在柜台里摆放的,而不是超市的普通货架上,属于高档酒的系列。
那个时候,茅台酒倒出来颜色是偏黄的,这跟茅台放的时间和酒液的稳定性有关,也就是说茅台时间越长,酒的颜色越偏黄,不像现在茅台酒倒出来都是白色透明的,当然现在的茅台都是新酿出来的。
再回来说送酒的方法,其实是有学问的,不是价格,而是要有能参考的价格,你比如说,送茅台也好,送五粮液也罢,是全国喝酒的人都爱喝吗?不是,你比如说茅台,是酱香型,北方人多不爱这种口味,北方人爱喝的是浓香型白酒,所以你送茅台给北方人,不一定是人家爱喝的口味,但你送茅台,对方心里就有了价位,因为茅台大家都知道价格,这个价格是透明的。过去,我送酒还发生过一件有意思的事,我看电视上总做“某之蓝”白酒的广告,咱就买了送人呗,后来发现也不是,你比如说,海之蓝和梦之蓝价格是有区别的,它是两个档次,不是哪个蓝就行的,因此你送梦之蓝,大家就心里有谱了,这酒可贵啊!
现在的白酒论酿造的工艺,比过去可是提高了少,原来听朋友聚一起说白酒往事,有的朋友还给过去的白酒鸣不平,说你看当初我路过白酒厂,酒厂烟囱都冒烟,你看现在,哪有冒烟?,没有烟囱的酒还叫酒嘛?
其实这理解有误,过去的酿酒方式越原始的,酿出来的酒越容易上头,特别头疼,上头的根源就是酒精里含有醛类物质,破坏神经元,咱们开头说过去酒还要用热水温一下,就是因为不温,人喝不仅上头,还可能导致眼睛失明,就是因为以前的工艺不行,现在因为整个酿造工艺提升了,就不需要酿造了,只需要勾兑就可以了,哪还能看到烟囱呢?
那勾兑是用什么勾兑的?自有基酒和食用酒精。
那么酒厂和酒厂之间拼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基酒,也就是酒厂的核心竞争力,而酒的口感呢,就是靠调酒师的功劳,加不同的酚兑出不同的味儿,这一点变化大不大?和过去酿酒的差别已经很大了,现在白酒是什么?配方+食用酒精,食用酒精本身也是粮食酿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也是粮食酒。
那现在白酒喝了为什么不容易头疼了呢?因为还有了过滤工艺,把一些有害的物质也去除了,那么现在有喝的头疼的酒是怎么回事呢?要么不是食用酒精,而是工业酒精,要么就是老的酿造工艺,比如自酿酒,因此,你说自酿酒好吗?纯天然,无公害?不见得!
严格上说自酿的白酒甚至是葡萄酒,乃至包括自榨的花生油等,都不应该直接入口的,应该先过滤一些危险的东西,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这么想,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而现在酒企业拼的配方,也正是目前中国白酒较比过去白酒改进的地方——就拿网上热议的茅台年份酒来说,就是因为不懂配方的原因,不仅不懂配方,对于现代白酒酿造的工艺也不懂,这就闹出一大笑话来了!
刚才说了,现代的白酒酿造工艺讲的是勾兑,这里面就包括很多学问了,比如成分分析,化学工艺,催化技术包括科学认知等等,它可不是我们看电视剧,这边烧着烟筒,那边插个管,一个大缸里放着粮食热气腾腾的,一会儿管里就流出酒来了,这不是咱们所说的酒,这其实出来的是食用酒精。而年份酒和以前说的老酒也不是一回事了,你比如说很多国外的红酒,也是酒基+新酒,也叫年份酒,这就是一个认知改变的问题了。
纳吉爷:财经从业8年,专门研究行为经济学领域,推崇长期投资策略。
喜欢的名言:YouCan’tBeHalfAGang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