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例行公事,每天看一下上海的疫情!然后,尬住~
心里默念三遍:我是穷人,穷人,穷!
图,来自百度搜索
我以前真的不爱囤货,一是觉得囤的东西都不是新鲜的,二是家里地方小,没地方放~
上海这一波疫情后,我不仅开始有模有样的囤起来了,还越囤越上瘾,囤出了一波自己的心得~
·囤货,囤的是安全感;
·高效有质的囤货,能事倍功半,将居家的幸福感直接拉满。
图,住范儿自摄
问了下疫情区和非疫情区的朋友,大家难得反应出奇的一致:“以后柜子里一定不会再空着了”。
有一说一,囤货也会就像当初的断舍离和极简主义一样,被人推崇,不同的是,有效囤货背后的居安思危,会影响我们这代人一生。
图住范儿自摄
下面我就结合囤货中大家最关心的几个话题,说说怎么办?
·怎么做到高效囤货?
·东西怎么存才能不浪费?
·万一封楼,怎么办?
怎么做到高效囤货?
起初,我也想跟着网上的清单直接抄作业,省时又省力,但刷到下面这个时,我没敢下手
图住范儿自摄
非常时期,囤货是必要的,但一味的买买买肯定不行~
那怎么才算高效囤货呢?
我给大家介绍下我的囤货老师,正在上海静安封着的朋友老马,和女友两人住,都是吃货,一直就有囤货的习惯,尤其囤食物囤的厉害。
在封楼前,他就拉着行李箱去超市囤了一行李箱,封楼的这一个月,他说即使没有团购、捐助,也能保证自己吃的不错。
老马的伙食比我还好,这是他最近一周的饭
▼
他的囤货秘籍就三个点:不浪费、重点看保质期和存储期、囤的东西要有地方放。
买之前,会优先买存储期长的食物,这样放得住。根据最近两年疫情的经验,最长21天、1个月,他就照着这个时间买的;
买到家,就要按期消耗,定期查看。优先吃放不住的,定期查看存放物里有个别坏掉的,切掉赶紧吃。
虽然疫情期间,生活水平打了不少折扣,但不能让吃的打折,他给我分享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降低预期,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快乐就很不错,做饭、吃饭就是他现在最享受的事!”
我转念一想,高效囤货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囤货清单、应该是一定程度上适合每一个人、每一户家庭的方法论。
加上囤货的人也在慢慢变多,“高效囤货”前所未有地被重视,正在重新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
接下来,我按照需求叠加的想法,做了日常囤、特殊囤、终极囤三种方法,把囤货变成了一个相对可以抄的公式。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直接看小标题,保质期是第一考虑要素~
囤货基配:米面粮油、生活消耗品必囤
基配版解决的吃得饱、吃得好,满足维持日常生活的刚需。
没有过多对娱乐、学习等特殊场景的东西,不论你身在疫情区还是非疫情区可以直接囤,量的话在原有基础上至少以1个月为期限。
食品类
主食类(米,白面,五谷杂粮,挂面类):除了挂面外,保质期都挺长。
大米、面粉都是一袋10斤,两人吃1个月没问题;挂面、意面、方便面都是我家的常备物,作为主食、或者偶尔的加餐都很方便。
图,住范儿自制
油类(豆油、花生油、猪油):保质期3个月左右。
日常建议按瓶买,即买即用,小瓶也方便,居家期间直接买5L最大桶装,吃一个月没问题。
肉类(鸡肉、牛肉、猪肉、羊肉):只要冻起来,存储1年都还能吃,平常最好不超3个月。
肉类补充蛋白,但肥瘦不一,不论你买回来哪种,都最好按量分包封存冷冻,吃的时候更方便。
我个人比价推荐鸡肉、牛肉,腥味儿小,油少,整体瘦肉均匀,更健康;像速切的牛肉卷、羊肉卷这些疫情期间不建议买,质量无法保证还占空间。
图,住范儿自摄
绿叶菜类:这两类追求绿色健康、保鲜的要求很高,平常买起来也方便,但疫情期间这类反而成为了奢侈品。
图来源于网络
如果您或您的朋友也有装修需求
欢迎一键点击加入
住范儿小程序
让装修更省心!
装修找我家具家电建材也可以找我
存储小Tips:
·长期存储,优先买菌菇类、大白菜、白萝卜、红萝卜、芥菜头、南瓜、山药、土豆,这类冷藏或者常温的情况下能放半个月,以前北方过冬家家必备。
·很喜欢吃菠菜、生菜等绿叶菜,也可以通过预处理延长存放时间至7天,具体做法可以在菜沥干表面水分的情况下,在保鲜袋中垫一层厨房纸,密封,放入冰箱抽屉层冷藏。(没有保鲜袋也可以用锡纸、保鲜膜或塑料袋)
注意:这种方法不适用温度高的地方,尤其现在要夏天了,还是买上面那些比较靠谱。
图,来源于网络
·香瓜、芦笋和胡萝卜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保存,不包保鲜膜竖着放能半月左右;
·土豆、红薯芋头、洋葱更适合阴凉通风储存
水果类(柑橘和柚子类、苹果、梨、香蕉):水果补充维生素,但存储有点麻烦,我列的都是相对可以长时间存储的。
存储小Tips:
·柑橘、香蕉在室内阴凉处存放,不可冷藏;
·苹果和梨可以冷藏,完好无损的话能放个1个月,最多有点缺水;
·已经切开的水果、包装好的水果拼盘,都要保鲜膜包好放冰箱;
干货类(海带、木耳、腐竹):只要是干燥常温的地方,密封起来可以存1年都可以。
这个是很多北方家庭的必备,不见得餐餐都有,但多少都会存点儿,夏天拌凉菜、冬天加水做炒菜很方便,不挑时候,疫情期间可以多存点!
图来源于网络
基础调味品(盐、醋、糖、油、葱、姜、蒜、辣椒花椒):干燥存放,餐餐必备,顿顿有味。
别小看它,疫情期间能囤就多囤点,至少保证任何一种东西在正常基础上多至少5倍。
我不咋做饭,所以锅具不太齐全,但调味品都有!
▼
蘸料类(老干妈、黄豆酱、郫县豆瓣酱、辣椒酱):保质期时间有1年,慢慢吃。
家里有2-3种备着,炒菜稍微加点儿就是灵魂调味品,百搭百用。这类我疯狂推荐,从高中到现在我就没断过,简直是懒人福音!
▼
图,住范儿自摄
还有一种蘸料是配合意面、面包、饼类用的,也超好用,某红书许多评论区都惊现“新疆番茄蘸酱”,我已下单!还有草莓酱,我的每餐必备~
腌菜类(腌雪菜、豆角、茄子、韭菜、芥菜····):这个保质期一般在3个月到半年左右,有地域之分,比如北方好腌韭菜、白菜、芥菜,南方好腌雪菜、辣白菜、金菜等。
不过这类尽量少吃,腌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容易致病。
图,来源于网络
生活消耗品
各种纸(卷纸、厕纸、抽纸、湿厕巾、擦脸纸、锡纸、保鲜膜、垃圾袋):不用担心保质期,每天都用,消耗量很大。
不说疫情期间,平常我就会三月一囤,囤的量够2个月用,每次买都能碰上、双11等,定期下单。
这还是我去年双12囤的,3个月只用了三分之一
日常使用消耗两包面巾,三抽纸
▼
图住范儿自摄
洗护类(洗衣粉、洗衣液、洗衣机专用清洁剂、马桶清洁剂、酒精、防霉防菌、牙刷牙膏、护肤品)
存储小Tips
·洗衣液的消耗量速度很快,瓶装+补充液多买点;
·洗衣机清洁剂和马桶清洁剂有杀菌抑菌的作用,对贴身、个人的卫生都好,所以它们也算必囤物。
图住范儿自摄
(下周有个洗衣机清理的评测,大家感兴趣可以留言~)
药品类(止泻药、肠胃药、抗敏药、眼药水、消炎药、防跌打药):这些都是家中必备药,用不到最好。
我是肠胃不好的典型,肠胃类、消炎类是家里备的最多的,
趁着这次整理,还扔掉了过期的药
打算备点莲花清温,之前一直用来着
▼
图,住范儿自制
疫情必备物
家用消毒水、口罩、
酒精或酒精湿巾、一次性手套、
护目镜、连花清瘟胶囊辅助药物
虽小缺了没法生活的东西
打火机:家里燃气打不了时紧急有用,毕竟要吃饭
电池: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没电时紧急补充
维生素:常买常吃,但疫情期间,买不到水果可以暂时替代性补充维生素系列
驱蚊虫、驱蟑螂药:一到夏天,尤其做饭频繁就怕这些,南方地区是必备!
去蟑螂的话,我自用这两效果都不错。
拿出来在蟑螂容易处,
一周内立竿见影,一个效用可以维持3个月
▼
图住范儿自摄
囤货升级版:不同家庭的特殊需求
升级版是在基础版本上,对不同人群加以细分,主要是女同胞们、有娃之家、老人家庭、宠物家庭列出应囤的东西及大概囤量~
女同胞们
姨妈巾、护垫、棉条、安心裤、护肤品、面膜、防晒:这些都属于常见消耗物,前4样不挑时候,平常也要大量囤,一买可以用3个月甚至半年。
图来源于网络
护肤品、防晒一套基本上够用2-3个月,再囤一套足够,不要盲目囤;面膜20篇装的最多囤两包就好,够用2个月了。
有娃之家
尿不湿、奶粉、成品辅食、玩具、新书
尿不湿是大量消耗品,成箱买就对了,不挑时候。
奶粉按照宝宝的用量,一月可以囤至少2盒,稍微大点会跑的就得囤辅食了,玩具和新书是给4岁以上的娃囤的,这个看家长了。
高效囤货放对地方很关键
正常情况下冰箱就足够
冰箱冷藏区、冷冻区可以解决日常使用,但具体的东西在冰箱里怎么做到有效收纳,之前我们写过一篇评测很详细,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点:
网红冰箱收纳看着爽,实际全是鸡肋!
存储量大时,冰箱不够冰柜来凑
新一轮疫情里,冰柜的搜索量暴涨,上海甚至惊现“团冰柜”现象。
平常两个人的家里,一台升的冰箱就够用,日式嵌入式薄款冰箱很受欢迎;疫情期间,存储需求量增大,囤的东西要想放得久,不挑品类都能冻!
光这点,冰柜超大的冷冻区的存储用起来就很爽!
它和冰箱打配合,不用动脑,就能轻松实现“随便囤”的梦想,这样的组合也很适合更适合普通家庭~
图住范儿自摄,网络/冰箱的冷冻区+独立小冰柜冷冻区
市面上主流的冰柜大多在-升之间,也有冷藏和冷冻之分,如果长期囤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