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烧鸭(附自制腌料配方、脆皮水配比、烧鸭酱制法)
深井烧鸭也叫深井烤鸭,是粤式烧腊的一种。上品烧鸭讲求色泽金黄,皮脆肉嫩,多汁,食之肥而不腻。
原料:填鸭(或肥美鲜嫩、生长周期短的本地白条鸭)1只(约重克)。
调料:自制腌料80克,小香葱段、黄姜片各30克,八角2个,草果1个,香叶10克,料酒20克,脆皮水适量,烧鸭酱(蘸料)适量。
自制腌料配方:按照白糖克、盐克、鸡粉克、五香粉克的比例,将其拌匀即可。
脆皮水配比:白米醋3瓶,麦芽糖克,大红浙醋半瓶,玫瑰露酒30克,将其拌匀即可。
烧鸭酱(烧鸭蘸料)的做法:什锦酱、甜面酱各克,芝麻酱克,蚝油克,鸡粉克,水克,葱油克,八角10个,草果5个,香叶10克。将香料用葱油爆香,再炒香酱料,最后加水熬浓即可,冷却后用葱油封面,放保鲜冰柜保存。
制作方法:
(1)选料:
要选用2千克左右的肥美填鸭(或本地白条鸭,生长周期为30天,肥美鲜嫩),应选择周身皮肤完整,无破损的生坯,因为破损的皮肤在烤制时会出水,让鸭身上留下水痕,影响酥脆的鸭皮。
(2)腌制:
将洗净滤干水分的鸭坯放入盆中,把准备好的腌料依次放入,首先取50-80克自制腌料均匀地擦匀鸭坯腔内,依次放入小香葱段、黄姜片,八角,草果,香叶,料酒克,擦匀后,用鹅尾针将开口处缝上(方法如同缝衣服),目的是防止腌料漏出,也可防止漏气,缝好后让其腌制30分钟并不断翻动鸭身,让腌料在其中均匀滚动,均匀入味。在鸭坯腌制时可烧锅开水备用,水中加入少许料酒,对祛除鸭腥味很有用。
(3)烫皮:
将腌制好的鸭坯腹部向上,从脖颈开口处,插入气泵气管,左手捏紧插入口(防止漏气),右手用两个手指从鸭屁股处插入,堵住出气口,然后打开气泵,将气灌满鸭坯的皮肉之间,当鸭坯变得像气球一样鼓起时,皮肉间充满气体,立即放入开水锅中烫皮。此时拎住鸭嘴,将鸭身放入锅中,不断地翻转,烫至均匀。打入的气体会因为毛孔的收缩而留在皮下使鸭身鼓鼓的,这样烤制时受热比较均匀。注意烫制时间不能太长,太长会使鸭皮毛孔出油,影响随后的上皮水。烫制毛孔收缩即可,大约3分钟。
(4)上脆皮水:将烫制好的鸭坯均匀地淋上脆皮水。
(5)吹干爽:将均匀淋上脆皮水的鸭坯挂在通风处,吹干其表皮,再用棉纸将脖颈开口处贴上,防止水分流出而留下水痕,影响脆皮效果,一般4-5小时表皮即可吹干爽。
(6)烤制:将表皮吹干的鸭坯调整挂钩,将双钩钩住鸭坯的腋下深度入骨、再将鸭脖缠绕在钩环上,鸭头插入环内,这样可牢固挂牢鸭坯,如果只勾入表皮,烤制时可能会出现脱钩掉入炉中的情况。调整好后,点燃炉火,大火空烧5分钟,预热炉温,再整齐均匀地挂入鸭坯,背部向火,腹部向炉壁,挂好后,大火烤5分钟,然后调节火门至中火(度)烤制30-40分钟,其间可翻转鸭坯,使其受热均匀。
待烤制好后,打开炉子,观看表皮颜色,如颜色尚浅,可再用大火烧制5分钟,待颜色烧至略淡的金黄色,即可出炉,因为出炉后颜色还会加深,所以出炉时应略淡。出炉后等鹅尾针去除,放出腹内汤汁,可用于烧鸭蘸料。美味的烧鸭即可销售。注意:在炉内辫别烧鸭是否成熟,可看其滴出的汁液,如像清水哗哗流,即可再烤片刻,如淋出油状透明的少量油脂,即为烧熟。
麻辣鱼附带详细配方
特点:
这道麻辣鱼是招牌菜。此菜的秘诀在于“先油滑后汤煮”的烹饪手法,以及自制的腌鱼料和麻辣酱,成菜鱼肉细嫩、酱香味足,且丝毫不腥,很受食客欢迎。
原料:水库花鲢鱼一条(约0克)。
辅料:绿豆粉丝50克,黄豆芽35克,蒜苗段、香葱段、芹菜段、莴笋片各30克。
调料:自制腌鱼料克,菜籽油、猪油各克,姜末、蒜末各10克,自制麻辣酱25克,清水克,醪糟10克、东古一品鲜酱油4克、味精2克,花椒油、香油各5克,刀口辣椒碎20克、香葱碎15克、花椒碎7克。
自制腌鱼料制法:绍兴风味料酒4瓶(克/瓶)倒入盆中,加生粉克、鸡精克、盐克、白胡椒粉80克、嫩鱼晶30克(一种鱼肉的致嫩剂,以木瓜蛋白酶、盐、淀粉、葡萄糖粉等原料混合而成,去腥的同时可使肉质嫩而不烂,拌匀即成。
注:需要注意的是,生粉并不是直接放入盆中,而是要先放入密漏,再将密漏浸入料酒中,抓拌生粉,让其一点点渗入,这样调好的料酒糊不易产生面疙瘩,即使放置一段时间,淀粉也不会沉在盆底。
自制麻辣酱配方制法:1、锅入底油烧至五成热,下入老姜末、沙姜末各30克爆香,放入郫县豆瓣碎、小天鹅火锅料各1克小火炒出红油。
2、再放入沙茶酱0克、海鲜酱克、腐乳克、花生酱、芝麻酱各克小火炒出香味,添入高汤0克,加美极鲜味汁0克、白糖克、味精、鸡粉各克搅匀,小火熬至酱汁浓稠,淋入香油克即可起锅。
制作方法:
(1)鱼宰杀治净、冲去血水,剔下两侧鱼肉,去皮后改刀成片,放入盆中加自制腌鱼料抓匀码味;鱼头改刀成块,鱼骨切段,同样加自制料抓匀。(2)所有辅料汆水至熟,捞出沥干,垫入碗底。(3)锅入宽油烧至七成热,分别下入腌制好的鱼骨、鱼头、鱼肉小火拉油,待鱼骨变色、鱼肉卷曲,捞出沥油备用。(4)锅入菜籽油、猪油各克烧至五成热,下入姜末、蒜末各10克爆香,下自制麻辣酱25克小火炒出香味,添入清水克大火烧开,下入鱼骨、鱼头、鱼肉,加醪糟10克、东古一品鲜酱油4克、味精2克,小火煮2分钟,淋花椒油、香油各5克起锅。(5)连汤带料倒入垫有辅料的碗中,表面撒刀口辣椒碎20克、香葱碎15克、花椒碎7克,淋入八成热油激香即成。
蒜浸凤爪
亮点:
此款凤爪主要突出其蒜香味,以香料加鲜汤来调制的老卤味道鲜香浓郁,非常爽口。浸凉菜工艺特点:
浸凉是指用大量味汁浸泡入味,可快速成菜,能批量制作的凉菜。今天,重点说说菌类、荤类、素类、海鲜类的“浸凉”工艺特点。
浸凉菜就是将初步加工的材料经过熟处理后,放在事先调好的汁水内或味油中泡制成菜。浸凉菜与捞汁凉菜还有一定的区别,浸凉菜要求的原料均是肉质紧密的禽畜肉或质地紧密的块状蔬果,以便长时间浸泡入味而不变质。相比较捞汁菜,用浸法制成的凉菜能够充分入味,浸泡时间比捞拌菜时间久,用低温浸泡,食材质感非常脆嫩,且浸汁多以甜、酸、咸、辣等口味为主,味道多变,突出了香味浓郁而不腻的特点,成品色泽油润明亮。油浸小黄鱼、油浸鸭掌、海鲜浸鲜鱿、辣汁浸腰花等都是其代表菜例。
浸凉菜流程:
选料一刀工一熟处理一调兑浸汁一浸制成菜
浸凉菜讲究:
1、选料适宜浸制凉菜的材料很丰富,大多要求质地、结构紧密的食材,既有动物性原料,如猪瘦肉、猪腰、牛肉、羊肉、鸡蛋、鸡翅、鸡肉、鸡爪、鸭肉、鸭掌、鱼肉、虾、蟹等,也有植物性材料,如蔬菜和香菌等。肉类要求新鲜质嫩,无异味。蔬菜类要色泽鲜艳,脆嫩多汁,无腐烂;香菌最好选用个头小、色泽金黄的干菌。色泽太深的菌菇经泡制后,色泽会变得更深。
2、刀工形小的如鸡爪、河虾等可直接使用。形大的应做刀工处理,一般切成条、片、段等形状。条以4厘米长、0.5厘米宽为宜;片以0.5厘米厚为合适;段在3.5一5厘米长最为相宜。刀工应注意三点:一是不管何种形状,都必须保持形状统一,大小一致,以便同时成熟和入味;二是对于表面光滑难入味的材料,如猪腰、鸡胗等,应打上花刀后再切成一定的形状。三是含水分多、易断碎的材料(如鱼肉)含水分较少不易断的材料(如猪瘦肉)改刀的形状应大一些。
3、熟处理制作浸凉菜的材料必须进行初步熟处理,方法主要有卤、焯和炸三种。
4、调浸汁做好浸凉菜,关键就是要调好浸汁。浸汁有味汁和油汁两种。味汁:
应根据材料成菜后的口味要求,把各种调味料混合均匀制成味汁,常使用的调味品有海鲜酱、沙茶酱、柱侯酱、豆瓣酱、老干妈豆豉、香辣酱、美极鲜酱油、蚝油、日本辣根酱等。调制时一般是在常用调味品如盐、味精、鸡精、白糖、醋、香油的基础上,加入有香味的姜、葱、蒜等,再加入上述调味料和适量的鲜汤,制成芳香馥郁的调味汁。如鱼香味汁、蒜味汁、美极鲜味汁、豉油味汁、辣根味汁等。不论调制何种味汁,汤水要够,以保证材料完全浸在味汁中。一般用水焯熟的材料必须用味汁浸至入味。
油汁:
最好提前炼好,晾凉。方法是:净锅入色拉油,上火烧热后,投入各种香料炸出香味后,过滤去渣即得。操作时,应根据成菜口味要求来投放香料。如麻辣油汁,就要多放辣椒和花椒;五香油汁就应放花椒、八角、丁香、桂皮、香叶等香料;蒜味油汁就应加大蒜的用量,以突出蒜香浓郁的特点。不论炼制何种油汁,香料应在二三成油温时投入,慢火浸炸至出香味即好。若油温过热,会把香料炸糊而使油汁发苦,影响成菜质量。油汁必须晾凉后才可放人材料,以免受余热影响而使其质变老。一般卤熟的材料最好用油汁浸制。
炸熟的材料既能用味汁也可用油汁。不论使用味汁还是油汁,均需将原料全部浸泡,否则味道和色泽均欠佳。捞取浸好的原料时,切忌将水混入到浸汁内,以防变味。
原料:
凤爪6只,蒜瓣20克,红椒圈5克,黄瓜丝30克。
调料:
特制老卤0克,浸汁料克,味精10克,白糖30克,凉开水50克。浸汁料配方:
东古一品鲜酱油克,美极鲜、鱼露各5克,老抽3克。特制老卤制作:
将老鸡克、猪棒骨克飞水后加清水熬制的第一锅骨头汤5千克,加入料包(八角5克、香叶、山奈、香茅各3克,桂皮、丁香、陈皮、甘草各5克、蛤蚧1只、小茴香4克、南姜15克、罗汉果2个、蒜头30克、干葱头15克、香菜末10克)小火卤1小时,入花雕酒克调味,调匀后过滤汤汁即可。
制作方法:
(1)美国凤爪用清水浸泡1小时,然后入特制老卤中小火煮10分钟关火浸熟,捞出冲凉,一分为二备用。
(2)蒜瓣拍松,放入浸汁料、味精、白糖、凉开水调匀料水中浸10小时,至汤汁蒜味浓郁时,倒入备好的凤爪上面,用瓷盘压住,防止凤爪浮在汤汁上,2小时后即可食用。
(3)装盘时选用黄瓜丝垫底,凤爪去骨,再次改刀成条状,上面点缀红椒圈,浇上少许汤汁即可。关键:
风爪煮制时要注意火候,防止脱皮不美观。
技法:炒、烧、涮。特点:色泽红亮,鸡肉细嫩,滋味浓郁,麻辣鲜香。
霸王猪脚(附秘制卤水配方制法与猪蹄初加工独家技艺详解)
特点:满满都是胶原蛋白,皮糯肉烂,香而不腻。厚厚的猪皮下只有薄薄一层油脂裹在肉上;咬一口汁水四溢,肉皮相连的Q感势不可挡。
原料:猪脚0克。
调料:秘制卤水克,白糖克,熟芝麻少许。
秘制卤水配方制法(批量):
1、筒子骨20斤拍破,冷水下锅焯去血沫,放入不锈钢汤桶,冲入清水50斤,大火烧开转小火熬2小时,打渣留用。
2、干辣椒克、八角50克、桂皮40克、香叶、香茅草、大红袍花椒各35克、陈皮、小茴香、白寇(去籽)、沙姜各20克、草果(拍破)、砂仁、丁香各15克放入清水浸泡5分钟,捞出封入纱布包,放入步骤1熬好的底汤。
3、锅入熟菜籽油克烧至五成热,下入葱段、姜片各克、洋葱丝80克煸香,下郫县豆瓣酱克、辣妹子酱克炒出红油,连油带料激入汤中,调入美极鲜味汁克、盐、家乐辣鲜露各克、龙牌酱油、蚝油各50克、冰糖35克,大火烧开转小火煮50分钟,下入味精、鸡粉各克搅匀,打渣即可。
制作方法:
(1)猪脚用针筒充水至脚趾张开,用火燎去余毛,刮洗干净,纵向一分为二,每一半再横向砍一刀,不要砍断,下刀深度约为原料二分之一,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反复捣洗四遍,待水清澈时捞出入沸水焯三遍,每次焯煮的时间约1分钟,最后入清水浸泡30分钟,沥干留用。
(2)锅入底油晃匀,然后倒掉,下入白糖克小火加热,用手勺推着糖在锅内朝同一个方向搅至融化,此时锅内的糖液先是冒小黄泡,继而变成金黄色大泡,待糖液炒成鸡血红(枣红)时迅速下入改好刀的猪脚0克,翻炒均匀,倒入高压锅,添秘制卤水(高度以刚刚没过原料为准),上汽后压12分钟(冬季延长至15分钟),关火焖3分钟,捞出盛盘,点缀熟芝麻即可。
制作关键:
要将糖液炒成鸡血红时再下入猪脚,此时上色迅速且深透。
另附制作猪脚猪蹄初加工技艺详解
选料:皮薄的是公猪,带弯的是后蹄
制作猪脚,必须选择公猪后蹄。挑选时要注意:皮薄的是公猪蹄,母猪脂肪较多,皮要厚一些;形态粗壮笔直的是前蹄,细长带弯的是后蹄,后蹄肉紧且瘦,油脂分布均匀。除此之外,干万不能“以貌取人”。品质好的猪蹄色泽略黄,骨头上看得到血,摸上去手感发粘,闻起来有淡淡的肉腥,那些白白净净、光滑润泽、有一股化学剂味道的则是打了双氧水的“美容猪蹄”挑选的猪蹄净重在-克,太大了肉质老且肥,小了啃起来不过瘾。
去毛:高压注水胀开猪蹄
制作的猪脚吃不出一根毛。这不是妄夸海口,而是去毛的方法别有洞天--注水。
炙烤只能燎去一部分毛,对那些细密的绒毛,特别是卡在趾缝间的猪毛却束手无策,食用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的办法是借助一个超大针筒,利用气压将水注入猪脚掌心,猪脚瞬间膨胀,脚趾一下子被撑开,然后再用火烤,自然能将猪毛一网打尽。
早年间乡下杀猪为了方便刮毛,都是从猪脚捅一个洞,用打气筒打入气体使整只猪膨胀变大,然后再用火炙烤。相比于整猪去毛,单只猪脚的充气空间较小,无法长时间保持膨胀,很容易就撒气了。于是菜师傅将这种土法子进行改良,“以水代气”使猪脚膨胀,很好地解决了“撒气”的难题,而注入的水经过三次焯烫早已消失。
清洗:这种手法叫作“捣”
菜师傅制作的猪蹄不仅肉好吃,而且汤好喝,一勺下肚丝毫不觉得油腻,这主要应归功于独特的冲洗方法,菜师傅将它称之为“捣洗”。
剁成大块的猪脚不易清洗,露在表面的骨头茬子像刀片一样锋利,普通塑胶手套很容易被划破。后来,菜师傅改用一种形似镐的木制工具,将泡在大盆中的猪蹄用搅、捣、搓等招式洗去油脂和污秽,虽然效果不错,但木头长时间浸泡容易变软,朽坏的木屑在“捣洗”过程中落入骨缝,留下卫生隐患。菜师傅又将工具的材质换成生铁,但生铁遇水会起锈,用久了还是不卫生。于是又改用不锈钢,这下生锈的问题是解决了,但不锈钢表面太光滑,没有摩擦力,“抓”不住油脂和杂质,一番“捣洗”好似隔靴搔痒。正当菜师傅百思不得其法的时候,家里的胶棉拖把让他灵光一现,他将拖把上的棉条拆下来,迫不及待地将“光杆”拿到后厨试验。果然,拖把杆前端的滚轴抓附面积更集中,摩擦力更大,去污力也更强,塑钢耐用且不易生锈,难题迎刃而解。
将猪脚浸泡20分钟,再用改良后的拖把反复洗四遍,每遍“捣洗”25分钟,借助外力将猪蹄的油脂和杂质一层层“刮”下来,池中的水由浑浊变清澈,洗到第四遍的时候,水面只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花,捞出控净后,还要放入沸水中焯3遍,再入清水浸泡30分钟,此时厚重的油脂早已悄然流失,分布在内里的“残余”将那抹肥而不腻的肉香烘托得恰如其分。
麻辣火锅鸡(附香料配比和火锅油配方)锅底配方:
主料:土公鸡克,青笋条克,芹菜段克,蒜苗段50克。
调助料:葱段30克,姜片15克,独蒜20克,底料全部,精盐5克,胡椒粉3克,料酒50克,鸡精3克,味精1克,猪骨鲜汤0克,火锅油克。底料配方:
主料:干辣椒节80克,干花椒30克。
辅助调味原料:葱段20克,姜片15克,蒜瓣25克,郫县豆瓣克,泡椒末50克,冰糖15克,白豆蔻5克,豆豉10克,熟菜油克。
香料配比:八角5克,桂皮4克,草果3克,山奈3克,砂仁5克,肉豆蔻2克,白芷1克,丁香1克,小茴香2克,香叶3克,灵草1克,排草1克。
底料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取30克干辣椒节入清水锅中稍煮,捞出,沥净水,剁成茸,即成糍粑辣椒。郫县豆瓣稍剁。白豆蔻拍破。其他所有香料加工成粉,即成香料粉。
(2)底料炒制:锅置中火上,加熟菜油,烧热,放白豆蔻炸酥,下干辣椒、花椒炒香,放葱段、姜片、蒜瓣、冰糖、郫县豆瓣、泡椒、豆豉、香料粉,用小火炒至豆瓣酥香时起锅,底料即制成。火锅油配方:火锅油是用干辣椒、花椒、香料与其他原料精心调制而成。它在火锅中不仅具有浓稠火锅卤汁,保持汤卤温度,滋润烫食原料作用,而且还具有增强汤卤色泽,增浓汤卤香味、麻味、辣味的作用。
特点:香气浓郁,色泽红亮,麻辣味浓,浓稠光亮。
原料组成配方:
主要调味原料:干辣椒节0克,干花椒0克。
辅助调味原料:郫县豆瓣克葱段0克,姜片克,蒜颗克,八角克,桂皮克,山奈克,草果50克,白豆蔻25克,砂仁30克,肉豆蔻15克,丁香5克,白芷10克,小茴香20克,香叶30克,灵草15克,排草10克,冰糖50克,米酒汁克,熟菜油25千克,牛化油5千克,猪化油20千克。
特荐用具:厘米x厘米的不锈钢汤桶。
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将干辣椒节入清水锅中煮至变软后捞出,用清水冲洗,沥净水,加工成茸,即成糍粑辣椒。干花椒入锅中用微火焙至酥脆。八角、桂皮掰成小块,草果、白豆蔻、砂仁、肉豆蔻拍破,白芷、香叶、灵草、排草切碎。冰糖敲成黄豆大小。牛化油切成小块。所有香料用清水分别冲洗,沥净水。
(2)火锅油制作:将牛化油放入汤桶内,置中火上炼至香气四溢时加熟菜油、猪化油烧至三成油温,放入葱段、姜片、蒜颗炸香,下郫县豆瓣、糍粑辣椒、冰糖、花椒,小火炒至香气四溢,水分快干、辣椒微微发白时,放入白豆蔻、草果、砂仁、肉豆蔻、八角、桂皮、山奈、丁香、白芷、小茴香、香叶、灵草、排草,炒至豆瓣酥香时,烹入米酒,小火炒至米酒水分完全蒸发时,汤桶移离火口,凉后加盖,12小时后,滤去料渣,即得火锅油。
适用范围:红味即麻辣味火锅。
技术揭秘:
1、下葱段、姜片、蒜颗、郫县豆瓣、糍粑辣椒、香料等原料入汤桶中时,应慢慢下,以防溢锅。
2、炒制时,应用铁铲不停铲动,以防粘锅。
3、制作以鸡、鸭、鱼等鲜味足的原料为主料的风味火锅时,一宜少用或不用牛化油,改用熟菜油、豆油或猪化油。
4、制作全牛油火锅时,油脂全用牛化油。制作纯清油火锅时,油脂全用熟菜油。猪骨鲜汤:
特点:色泽乳白,汤稠味鲜。
原料组成配方(以制作直径为50厘米,高度为50厘米的汤桶一桶为例):
主料:猪棒骨15千克。
辅料:老母鸡1克,老母鸭克,猪肘克,猪肚0克。
调助料:老姜克,大葱克,白胡椒3克,料酒克。
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将鸡、鸭宰杀后剖腹,治净。猪肘、猪肚刮洗至净。猪棒骨洗净,敲破。将猪棒骨、老母鸡、肥鸭、猪肘、猪肚入沸水锅中汆一水,取出用清水冲洗,沥净水。老姜拍破,大葱挽结。
(2)鲜汤熬制:将猪棒骨、老母鸡、老母鸭、猪肘、猪肚、老姜、大葱、白胡椒、料酒入汤桶中,注入清水,旺火烧沸,撇净浮沫,用中火熬至汤色乳白、鲜香味浓时即可。
适用范围:
多用于制作白味、鸡、鸭、鱼等火锅,以及不喜食牛肉味食客使用的火锅。
技术揭秘:清水须一次性加够,中途不加水。水不宜掺得太满,以免沸后溢锅。需旺火或中火熬制,小火熬制汤色不白。特荐烫食原料(5人食用):带鱼克,鲜鱼片克,兔肚克,肥牛肉克,毛肚克,黄喉克,金针菇克,豆腐皮克,红薯宽粉条克,鸭血克,土豆克,豌豆苗克。特荐味碟:香油蒜泥味碟5份香油蒜泥味碟:
特点:咸鲜味醇,蒜香浓郁熟。
原料组成配方(以5份为例):
主要调味原料:大蒜20克。
辅助调味原料:精盐2克,味精3克,熟芝麻5克,香油克。
制作程序:
(3)烹前工作:大蒜去蒂、去皮、去斑点,洗净,晾干表皮水分,入砂钵中捣成泥状。
(4)味碟调制:蒜泥均匀入5个专用碟中,调入精盐、味精,舀入香油,撒上熟芝麻即可。
适用范围:麻辣火锅、全牛油火锅、鸳鸯火锅等。
技术揭秘:以选蒜香浓郁的紫皮种蒜为佳。蒜须捣成泥状,不能是颗粒状,以使蒜味浓郁。
锅底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
土鸡宰杀,治净,剁成3.5厘米见方的块,加适量葱段、姜片、精盐、料酒码味。鸡血入碗中,加少许精盐搅匀,凝固后改成块。鸡杂经治净,刀工处理后入盘。
(2)锅底制作:
锅置中火上,加火锅油、烧至四成油温,鸡块抖散入锅中,炒至鸡块吐油时,下葱段、姜片、独蒜、底料,炒至香气四溢时加料酒、鲜汤、胡椒粉、精盐,烧至鸡块熟软时调入鸡精、味精,起锅入火锅盆中,放入青笋条、芹菜段、蒜苗段,锅底即制成。食用方法:锅底置炉具上,点火,味碟入桌,鸡血、鸡杂与烫食原料经加工后分别整齐入盘,围在锅的四周,卤汁烧沸后即可涮烫,熟后蘸碟而食。
技术要点:
1、掌握好香料、豆瓣、干辣椒、花椒的用量。
2、鸡块须炒至吐油、表皮微干时,方可下葱段、姜片等原料。
四川冷锅串串附带详细配方
底料、油料的制作:
油料:牛油2.5干克,菜子油、色拉油各10千克,炼好的鸡油5千克。
调料:郫县豆瓣酱(剁碎)1干克,永川豆豉(剁碎)克,冰糖克,小香葱、姜(拍碎)、高度白酒、圆葱、醪糟汁、拍蒜各克,干辣椒克,紫草克,汉源干花椒克。
香料:小茴香、肉桂、肉豆蔻、草果各克,甘草、孜然、荜拨、砂仁、木香、甘松、香叶25克,丁香、山奈、香果、八角各50克,白豆蔻克,香茅草10克。
制法:1、干辣椒用清水浸泡回软,取出放入绞肉机内绞成蓉。香料拍碎,倒入高度白酒克。
2、取一口大锅,放入牛油,小火熬至八成热,放入菜子油,下入圆葱块、小葱段、拍松的姜块各克,小火慢慢炸至小料变成金黄色捞出,放入紫草、色拉油、泡好的香料、辣椒蓉、鸡油,小火熬制1小时,再放入郫县豆瓣酱、蒜、豆豉,继续熬制1小时,放入剩余的调料(白酒除外),小火慢慢熬制,直至油色红亮时,倒入剩余的高度白酒降温,关火,倒入不锈钢大桶内,焖制1夜,第二天将油和料分离。油脂即红油,料渣为锅底料。汤料的熬制:
1、初加工---鸡3干克、猪大骨7.5千克、牛大骨5千克分别用清水冲漂去掉血水,捞出后分别焯水。
2、吊汤---锅内放入色拉油克,烧至五成热时,放入拍松的老姜、葱各克,当归50克,*参克,小火炒香,出锅倒入不锈钢桶内,倒入清水40千克,下入初加工的原料,大火烧开,改小火熬制5小时,待汤汁比较浓稠时过滤即成汤料。调汤:烫炉内放入熬好的汤料5干克,下入炒好的料渣克,大火烧开,改小火熬制约30分钟,此时汤汁变成红色,用密漏捞出料渣,即可开档烫制各类荤素菜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需要注意一点:一是汤汁表面附着了少量的油脂,加热过程中,汤汁会产生浮沫,此时必须用手勺背部轻轻沾取,将浮沫去掉,但不要将表面的油分撇掉。二是每个地区食客的嗜辣程度不同,如果感觉调好的汤辣味太重,可以加入少许冰糖来中和口味,或者再加入少许高汤。原料烫制:
冷锅串串常用的原料分为荤料和素料两类。常见的荤料有净毛肚、鳝鱼段、半成品丸子(包括鱼肉丸、牛肉丸、虾丸)、火腿肠、鸡心、鸡胗、水发肉皮、翅尖、蟹柳棒等。
常见的素料有藕片、莴笋、冬瓜、平菇、豆腐干、豆皮、冻豆腐、白菜、木耳、土豆、金针菇、香菇、海带、西兰花等。它们的处理方法非常简单,改刀成小片或者小块,用小竹签穿起来即可。
素料的初加工方法相对简单,荤料的初加工方法相对复杂一点,比如有些原料,比如鸡心、鸡胗、鸡翅尖,都需要加入盐、鸡粉略微腌制,使其提前入味。
鱼头呼饼(附秘制风味酱料配方)介绍:
剁椒鱼头是湘潭的一款经典名菜,以鱼头的鲜味和剁辣椒的鲜辣红遍大江南北,与之媲美的东北呼饼鱼头,利用高压锅真空原理,将农家手擀呼饼与鱼头一起压制,具有东北独特的酱香口味,火得“一塌糊涂”,还因此衍生出了N款呼饼系列菜。
像鱼头呼饼这样一锅出菜,不仅增加了上菜速度,特制的呼饼还具有保温功能指数,令菜品毛利高达50%以上。如果一道菜具备了以上几点市场硬指标,还有不火的理由吗?土技法:
自制农家呼饼与鱼头一起用高压锅压制,非常有特色。技术特点:
1、呼饼菜创作灵感:
锦州除了烧烤外,呼饼也广为人知,成为当地的一个土特色。传统农家呼饼上桌是和菜品分开上的,饼是饼,菜是菜,时间久了菜品很容易变冷,于是我改良了呼饼的上菜形式,将其铺在原料上(鱼头或排骨等),上桌后再改刀。呼饼铺在原料上,不仅能保温,还能让味道都留在其中,不跑味。呼饼在吸收充足的酱汁后,变得更加劲道有滋味。
2、八张呼饼一起压:
呼饼是东北的一种特色面食,具有软糯劲道、皮薄如翼的特点,这种饼制作起来简单快捷,很容易吸收菜品酱汁的味道,令饼的口味也丰富起来。制作方法如下:(见下文)
3、原料先炒再入高压锅:
原料在放入高压锅前,先用油锅煸炒几下,这样可以增加干香味,并且令食材容易成熟。食材摆放的位置也很重要,例如排骨豆角土豆呼饼,在放的时候要先将排骨垫底,再铺上豆角,然后放土豆,因为土豆含大量的淀粉,放在锅底易糊,最上层再铺呼饼。呼饼成熟后吸收了大量酱汁,上桌时要将其翻转过来,令吸收酱汁、发金黄色的一面面向食客。
4、量好一勺汤:
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后,还要加水或清汤,水量要控制好,多了菜品口感不好,少了容易糊底。一般呼饼菜系列加一手勺半的水即可,用高压锅压制7-8分钟刚好。
5、高压锅火候控制:
原料入高压锅后,封口加热,待上来气后,先用大火将其烧滚,再转小火压熟。一般鱼头菜要7分钟,排骨、肉类压制8分钟即可。技术解答:
问:和呼饼的面粉是否有特殊要求?
师傅答:是的。和呼饼的面建议用高筋面粉,因其蛋白质含量高,筋度强,可以增加呼饼的弹性。
问:8张面饼放在一起压制,会不会出现中间心不熟的情况?
师傅答:不会的。这就是为什么用高压锅来压饼,高压锅特有的真空环境以及超强的压力,可以令原料迅速成熟,压制8分钟后,生排骨也变熟了,更何况面饼。用高压锅压饼,面饼很容易成熟,并且口感松软,不发硬。
问:制作呼饼的时候,是否可以刷豆油防止其粘连,还能使其发黄发亮?
师傅答:不建议刷豆油,虽然豆油可以令其发黄,但特殊的豆腥味会遮住菜品的香味,烹制过程中也易起沫,影响美观。可以刷黄油试一下,增加饼的奶香味,也可令其发黄。
原料:胖头鱼头,克,高筋面粉克。
调料:豆油50克,熟猪油10克,秘制风味酱料克,葱段、姜片、大蒜、辣椒各8克,色拉油1千克(约耗30克),老汤75克,香菜4克。秘制风味酱料配方:鸡粉、料酒各3克,十三香、米醋各2克,老抽5克,锦州大酱80克,盐4克。特制呼饼制作工艺:面粉克、鸡蛋1枚、盐1克,用温水将其和匀成面团,放到方便袋中自然饧10分钟,揪成剂子,再擀成直径8厘米左右的薄皮,铺在盘中,上面刷一层色拉油(防止粘连),依次再擀制7张薄面皮,擀制时一定要厚薄均匀,每层中间都刷上色拉油,八张面皮与原料(鱼头或排骨等)一起放入高压锅中压熟。这种饼八张一起压省时省力,节约成本,不适合烙制,否则口感发干、发硬。
制作方法:
(1)鱼头劈开,下入六成热油中炸至金黄色倒出;把和好的面制成剂子,擀成饼,刷色拉油,制成8张呼饼面坯。
(2)另起净锅,将豆油、熟猪油烧热,下入葱、姜、蒜、辣椒煸香,再下秘制风味酱料,烹入老汤,烧开倒入高压锅,下鱼头,上面铺上呼饼生坯,扣上盖,大火烧开,再转小火压7分钟,取出装盘,撒入香菜即可。
铁锅熬鱼(附熬鱼专用汤配方和秘制鱼汤料酱配方)
特点:
用木柈子烧铸铁锅(木柈子,方言,即大块的劈柴),再熬煮江中捕捞的大鱼,真得别有风味。创意:
铁锅熬鱼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吃健康”的需求,菜品种类丰富,鱼、肉、蛋、蔬菜、粗粮搭配合理,营养全面。选料从源头做起,无污染、无农药、无化肥、无添加剂、无激素;环境追求“复辟”,尽量还原到五六十年代的原生态的生活面貌。粗茶淡饭养身体,薄酒素菜交朋友,毛利率不多,客从量上取胜,生意好了,利润自然就大了。铁锅熬鱼适合东北三省及鲁、京、津、杭、沪等地,汤好味道才好,将活鱼宰杀,背内斩断,与调好的汤、配菜下到锅里,加盖,用木柈火煮熟,揭锅,先喝汤后吃鱼肉,汤鲜味美,鱼肉肥、鲜、嫩,滑而不腻,下酒佐餐皆宜。
铁锅熬鱼专用汤配方:
猪肉汤2千克,鸡汤1千克,羊汤、牛肉汤各克混合而成(羊汤和牛肉汤起增鲜和味的作用,数量要少,否则膻味较大)。铁锅熬鱼汤汁调料:
白芷、香叶各5克,桂圆、当归、红枣、枸杞各10克,花椒、干灯笼椒各18克,大葱、青椒圈各30克,盐40克,胡椒粉5克,秘制鱼汤料酱克,芝麻油12克。秘制鱼汤料酱配方:
红油郫县豆瓣、朝鲜狗肉酱、罐装清蒸猪肉各克,骨髓浸膏10克,高汤1千克,盐20克,酱油10克,可口可乐50克,小火熬制而成。铁锅熬鱼家乡蘸料:
姜末、蒜末、苹果末、芫荽末、熟花生末各20克,可口可乐50克,盐5克,味精8克,美极鲜酱油10克,黄豆酱20克,红油15克。铁锅熬鱼涮料:
豆腐、海带、白菜、香菇、平菇、金针菇、粉条各克(根据客人需要灵活选择)。
制作方法:
(1)铸铁锅中放入地锅专用汤,点燃柴火,烧开汤汁,放上箅子,箅子上放小窝窝头克(8人分食)及用虾酱搅匀的鸡蛋液,蒸熟取出窝窝头和蒸熟的鸡蛋糕(俗称虾酱焖子,免费赠送)。
(2)下入治净的鱼肉2.5千克(鱼子及鱼鳔等也一并下入),熬25分钟至熟,取地锅鱼家乡蘸料蘸食鱼肉。
(3)接着下涮料煮食。关键:1、木柈火力适中,铸铁锅中铁元素稳定无毒,锅壁传热均匀,导热性好。在停火后,炉膛内余温适度,能保持住鱼锅的味道、温度和质地。
2、宰杀时放净血液,抽出腥线的鱼肉才鲜而不腥。
3、配菜如豆腐、菌类、茄子等耐加热的原料可先下锅,粉条、木耳、青菜等易煳锅、易变色的原料需后下锅煮制
4、鱼肉佐以蘸料食用,可增味提鲜。
武汉油焖大虾
菜师傅-介绍:
以潜江特有的“油焖”虾肉,融入了药材的风味制作而成。如此做成的大虾,色泽鲜艳而光亮,味道香辣鲜美,肉香夹杂着各种中药的香味。吃过虾肉后,嘴里还会余留一股浓香,又掀掉虾壳,轻轻吮吸虾黄,真是回味无穷。虾黄呈微黄色,且十分入味,其滋味与虾仁又有不同,口感有点像雄蟹的膏,味道鲜美中有麻辣。
原料:小龙虾1克。
调料:白糖25克,油焖大虾专用香料包1个,姜片20克,蒜子50克,大红袍花椒、福建辣椒王干辣椒各30克,专用酱料35克,味精15克,盐21克,白酒25克,啤酒克,香菜10克,色拉油克。
专用香料配比:桂皮、八角、小茴香各8克,玉果、草果、砂仁各10克,白芷15克,香叶2克,白蔻5克混合而成。具有祛腥增香之作用(香料下锅前用水洗净泥沙,个体较大的香料要拍破)。
专用酱料配方:
荆沙辣酱25克,辣椒粉10克。
荆沙辣酱是湖北荆州、沙市一带的特产,它采用蚕豆瓣、鲜红椒酱发酵制成,成品口味鲜美、鲜而不咸、辣而不燥、醇厚爽口、细腻绵长,属地道荆楚家庭传承的农家制酱,是调味佐餐的上品,买不到的地区可以邮购,也可以根据本地口味需要,加入其他调料,如重庆地区可加入周君记麻辣龙虾调料,四川地区可加入郫县豆瓣,湖南地区可加入辣妹子辣椒酱,广西也区可加入桂林辣椒酱,风味各有特色。唯独使用荆沙辣酱口味最正宗。
制作方法:
(1)折断虾尾中间部位,抽出沙线,用剪刀剪掉头部1/5的部位,拉出内脏,保留虾黄。
(2)将龙虾反复换水漂洗,至水质清澈为止。方法为用清水浸泡,不得用流动水冲洗,防止脑壳内的“虾黄”被洗掉。
(3)热锅冷油炙好锅,入克色拉油,加糖25克(最好用冰糖),炒至色泽棕红为好(糖色可现炒现用,也可提前炒好后再使用)。然后下油焖大虾专用香料炒10秒钟,再下姜片、蒜子、大红袍花椒、福建辣椒王干辣椒、专用酱料炒香。
(4)下入龙虾旺火生炒至虾壳变红,烹高度白酒祛腥,下啤酒增香,加水克作为溶剂,下味精和盐调味。加盖,中火焖15分钟,出锅放芫荽即可。油焖大虾5大关键点:
1、提辣必用福建辣椒王:福建辣椒王辣度无比,色泽鲜艳,肉厚耐煮,除腥去异味,香辣可口,具有“辣嘴不辣胃,辣中有香味”的特性,是油焖大虾、武汉黑鸭子、精武鸭脖等风味菜品必用调料。
2、酒香料浓度要高:小龙虾初加工以后尿躁味很重,必须用高度白酒和瓶装白酒来增鲜,祛除异味。
3、冰糖糖色更红亮:冰糖糖色比白糖糖色更醇香,色泽更红亮,还能起到缓和辣味的作用。
4、香料可以加工成粉末状:香料磨成粉末状,可以使成品更清爽,加快上菜速度。
5、油焖龙虾不过油。油焖龙虾采用大油量、旺火生炒至熟,不用油炸,突出虾肉的原味。每份油焖龙虾从宰杀到上桌约需45分钟,其中包括宰杀15分钟,漂洗及配料15分钟,油焖15分钟。
盆盆虾火锅(附锅底配方和火锅油配方)
技法:炒、烧、涮。特点:色泽红亮,肉质细嫩,滋味浓郁,麻辣鲜香。
锅底配方:
主料:鲜活土龙虾克,芹菜段50克,水发木耳克。
调助料:葱段50克,姜片10克,蒜片5克,洋葱块15克,姜末10克,葱末10克,干辣椒节80克,干花椒15克,底料全部,精盐10克,白糖5克,米酒汁10克,胡椒粉3克,料酒50克,鸡精3克,味精1克,香菜段3克,猪骨鲜汤1克,火锅油0克底料配方:
主料:郫县豆瓣克。
辅助调味原料:姜片20克,泡子姜片30克,泡椒50克,蒜米15克,冰糖15克,豆豉5克,熟菜油克。
香料配比:白豆蔻3克,八角2克,桂皮2克,砂仁3克,丁香1克,灵草1克,草果5克。
底料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郫县豆瓣稍剁。泡椒去蒂,去籽,剁成粗块。冰糖敲碎。白豆蔻拍破,八角、桂皮、其他香料加工成粉。
(2)底料炒制锅置中火上,加火锅油,烧至三成油温,下白豆蔻、蒜米炒香,放郫县豆瓣、姜片、泡子姜片、泡椒、冰糖、豆豉、香料粉,用小火炒至豆瓣酥香时起锅,底料即制成。火锅油配方:火锅油是用干辣椒、花椒、香料与其他原料精心调制而成。它在火锅中不仅具有浓稠火锅卤汁,保持汤卤温度,滋润烫食原料作用,而且还具有增强汤卤色泽,增浓汤卤香味、麻味、辣味的作用。
特点:香气浓郁,色泽红亮,麻辣味浓,浓稠光亮。
原料组成配方:
主要调味原料:干辣椒节0克,干花椒0克。
辅助调味原料:郫县豆瓣克,葱段0克,姜片克,蒜颗克,八角克,桂皮克,山奈克,草果50克,白豆蔻25克,砂仁30克,肉豆蔻15克,丁香5克,白芷10克,小茴香20克,香叶30克,灵草15克,排草10克,冰糖50克,米酒汁克,熟菜油25千克,牛化油5千克,猪化油20千克。
特荐用具:厘米x厘米的不锈钢汤桶。
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将干辣椒节入清水锅中煮至变软后捞出,用清水冲洗,沥净水,加工成茸,即成糍粑辣椒。干花椒入锅中用微火焙至酥脆。八角、桂皮掰成小块,草果、白豆蔻、砂仁、肉豆蔻拍破,白芷、香叶、灵草、排草切碎。冰糖敲成黄豆大小。牛化油切成小块。所有香料用清水分别冲洗,沥净水。
(2)火锅油制作:将牛化油放入汤桶内,置中火上炼至香气四溢时加熟菜油、猪化油烧至三成油温,放入葱段、姜片、蒜颗炸香,下郫县豆瓣、糍粑辣椒、冰糖、花椒,小火炒至香气四溢,水分快干、辣椒微微发白时,放入白豆蔻、草果、砂仁、肉豆蔻、八角、桂皮、山奈、丁香、白芷、小茴香、香叶、灵草、排草,炒至豆瓣酥香时,烹入米酒,小火炒至米酒水分完全蒸发时,汤桶移离火口,凉后加盖,12小时后,滤去料渣,即得火锅油。
适用范围:红味即麻辣味火锅。
技术揭秘:
1、下葱段、姜片、蒜颗、郫县豆瓣、糍粑辣椒、香料等原料入汤桶中时,应慢慢下,以防溢锅。
2、炒制时,应用铁铲不停铲动,以防粘锅。
3、制作以鸡、鸭、鱼等鲜味足的原料为主料的风味火锅时,一宜少用或不用牛化油,改用熟菜油、豆油或猪化油。
4、制作全牛油火锅时,油脂全用牛化油。制作纯清油火锅时,油脂全用熟菜油。猪骨鲜汤:
特点:色泽乳白,汤稠味鲜。
原料组成配方(以制作直径为50厘米,高度为50厘米的汤桶一桶为例):
主料:猪棒骨15千克。
辅料:老母鸡1克,老母鸭克,猪肘克,猪肚0克。
调助料:老姜克,大葱克,白胡椒3克,料酒克。
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将鸡、鸭宰杀后剖腹,治净。猪肘、猪肚刮洗至净。猪棒骨洗净,敲破。将猪棒骨、老母鸡、肥鸭、猪肘、猪肚入沸水锅中汆一水,取出用清水冲洗,沥净水。老姜拍破,大葱挽结。
(2)鲜汤熬制:将猪棒骨、老母鸡、老母鸭、猪肘、猪肚、老姜、大葱、白胡椒、料酒入汤桶中,注入清水,旺火烧沸,撇净浮沫,用中火熬至汤色乳白、鲜香味浓时即可。
适用范围:多用于制作白味、鸡、鸭、鱼等火锅,以及不喜食牛肉味食客使用的火锅。
技术揭秘:清水须一次性加够,中途不加水。水不宜掺得太满,以免沸后溢锅。需旺火或中火熬制,小火熬制汤色不白。
特荐烫食原料(供5人食用):毛肚克,鲜鹅肠克,鸡胗克。方竹笋克。鲜香菇15克,豆腐克,银丝粉克,青笋克,土豆克,小白菜克,豌豆苗克,生菜克
推荐味碟:香油蒜泥味碟5份香油蒜泥味碟;
特点:咸鲜味醇,蒜香浓郁熟。
原料组成配方(以5份为例):
主要调味原料:大蒜20克。
辅助调味原料:精盐2克,味精3克,熟芝麻5克,香油克。
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大蒜去蒂、去皮、去斑点,洗净,晾干表皮水分,入砂钵中捣成泥状。
(2)味碟调制:蒜泥均匀入5个专用碟中,调入精盐、味精,舀入香油,撒上熟芝麻即可。
适用范围:麻辣火锅、全牛油火锅、鸳鸯火锅等。
技术揭秘:以选蒜香浓郁的紫皮种蒜为佳。蒜须捣成泥状,不能是颗粒状,以使蒜味浓郁。
锅底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剥去土龙虾头壳,去虾腺、绒毛、污物,刷净污渍,在虾背上用刀轻划一刀,大鳌拍破,洗净,加适量葱段、姜片、精盐、料酒、胡椒粉,拌匀码味10分钟、入沸水锅中汆一水,沥净水。水发木耳治净,撕成小块。
(2)锅底制作:锅置中火上,加火锅油,烧至四成油温,下姜片、蒜片、洋葱块、干辣椒、花椒炒香,下土龙虾、底料,煸炒片刻,掺入克鲜汤,调入白糖、精盐、米酒汁、胡椒粉,烧至汤汁快干时,放葱段、芹菜段、木耳,待土龙虾刚成熟且入味时,调入鸡精、味精、葱末、姜末,推匀,起锅入盆中,撒上香菜段,锅底即制成。食用方法:锅底置炉具上,不点火,每人一副一次性卫生手套,即可食用,锅内食物食完后,掺入鲜汤,烫食原料经加工后分别整齐入盘,围在锅的四周,汤卤烧沸后,即可入锅涮烫,熟后蘸碟而食。
技术要点:
1、土龙虾学名克氏鳌虾,属淡水虾。以选每只体重50-60克、躯体粗壮、壳色暗红、首尾完整、虾体坚硬、活动力强、无泥沙、无异味者为佳。
2、烹制土龙虾时,鲜汤不宜多,以利汁稠、味厚。
红焖甲鱼
三绝招给菜品增浓香:
第一招、高汤增香。用猪蹄、棒骨、鸭架子、鸡架子熬制浓香的大骨汤,后期用大骨汤给红焖甲鱼增加香味。
第二招、三次下蒜增香。第一次下蒜,将剥好的蒜粒放入油锅中煸炒出香,将蒜香味溶于油脂中;第二次下蒜,在下入高汤收汁时,将拍碎的蒜粒入锅,使蒜香味充分融入到汤汁中;第三次下蒜,这也是最后一次下蒜,在菜品快出锅时放入整粒蒜,突出蒜粒的清香味。
第三招、高汤浓缩十倍出鲜味。用各种富含胶质的食材熬制的高汤香味已经很浓了,再将其收汁后浓缩十倍,使其鲜味完全浓缩,并将鲜味渗透到甲鱼肉中,使肉质的鲜味、香味达到最佳。用浓汤熬制出来的鲜味是单纯用鸡精、味精调味所不能比拟的,这正是裸烹的魅力。
原料:甲鱼一只(约1克),五花肉克。
调料:混合油克,大蒜克,拍蒜50克,小米辣20克,姜片30克,秘制香料25克,白酒10克,辣妹子酱8克,李锦记旧庄蚝油25克,A料(鸡粉5克,糖4克,味精2克),熬制好的秘制高汤5千克。
混合油配比:菜子油50克,熟猪油70克,大豆油80克。
秘制香料配方:桂皮10克,香叶2克,小茴香4克,大红袍花椒3克,砂仁1个,八角2个,草果1个。
秘制高汤配方制法:1、将猪棒骨5干克,猪蹄7克,鸡架子、鸭架子各3千克清理干净,放入大桶中,倒入千克纯净水,大火烧沸,中火熬制2小时,放凉,放入冰柜中冻成冰块。
2、用时将高汤冰块敲碎,取出烹饪即可。
制作方法:(1)将甲鱼宰杀制净,切成块。
(2)锅入混合油烧热,下五花肉煸炒出香,放大蒜克,姜片炒香,下秘制香料、甲鱼块,继续煸炒。
(3)此时调入白酒、辣妹子酱调味,倒入高汤,猛火加热,倒入蚝油、拍蒜、A料、小米辣调味,继续大火熬制,将5千克浓汤收缩到只剩克左右时(整个过程大约持续30分钟)。
(4)下入剩余的50克大蒜,继续收汁至汤汁变得浓稠时,出锅装在垫有炸过的红辣椒的汤煲中,上桌即可。
诸葛烤鱼制作
烤鱼在中国第六届美食节上荣获“金鼎奖”,重庆诸葛烤鱼火遍大江南北,分店开到各省。烤鱼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了烧烤和老油,先把原料腌制入味,再烤到八九成熟,最后浇上老油和鲜汤,使成菜不但具有原料本省的鲜香,还有一种独特的焦香和料香味,而且成菜带酒精炉上桌,食客吃完鱼后还可以继续涮蔬菜和其他的,风味独特。应广大的网友要求,我独家披露一下。
配方
原料:鱼一斤半左右,芹菜节15克,黄瓜15克,香菜红椒丝香葱丝各5克。
调料:干辣椒客,干花椒15客,郫县豆瓣克,老油克,味精鸡精各10克,料酒10克,盐5克,鲜香鸡膏(鸡肉味浓,浓缩性强,不可多用,至多10克)10克,白汤克,永川豆10克,姜蒜米各15克,孜然20克,鲜汤克。
制作方法:一鱼杀后去鳞从背部开刀去内脏洗干净,打一字花刀,加料酒盐味精各5克淹10分钟
二:鱼上烤架烤10分钟到九成熟,刷一层老油(可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改变刷油的次数,一般掌握在两次最好,第一次在鱼烤到5到6成熟时刷,第二次在即将烤熟时刷,这样可以保证油的香味充分进入鱼肉中),撒孜然粉再上烤架稍微烤1分钟,装入垫有洋葱丝的不锈钢盘备用
三:炒锅放混合油(猪油和植物油各一半)一两,下姜蒜豆瓣酱永川豆中火炒香加剩余的老油,鲜香鸡膏,鲜汤,再下入鸡精白糖调味,最后下芹菜节黄瓜节大火烧开倒在装鱼的盆中。
四:另起锅放混合油30克,烧到五成热下干辣椒干花椒中火炒香,淋在鱼上加香葱丝香菜红椒丝点缀即可
提示:
做这类菜需要注意烤的火候不要太旺(用特制烤架,以木炭做燃料),火苗保持在微微发黄光即可,太旺会把原料烤糊;而且整个烤制过程要不断翻动原料,使之均匀受热。
老油是这类烤菜最关键的调味料,下面是老油的配方:
原料:菜油2克,牛油0克,色拉油克,鸡油0克,干辣椒克,青花椒50克,猪油1克,郫县豆瓣1克,生姜克,醪糟汁克,八角克,山奈50克,桂皮50克,小茴香50克,草果25克,紫草25克,香叶10克,香草10克,公丁香5克。
制法:1、菜油,色拉油,鸡油分别炼熟(炼熟后再使用口味更香);牛油切成小块;郫县豆瓣剁细;干辣椒入沸水锅中煮约2分钟后,捞出绞成蓉即成糍粑辣椒;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剥成瓣;大葱挽结;冰糖敲碎;八角,山奈,桂皮掰成小块;果草拍破。
2、炒锅置中火上倒入菜油,色拉油,鸡油烧熟,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葱爆香,接着下入郫县豆瓣,糍粑辣椒,青花椒,转用微火慢慢炒约1-1.5小时,至豆瓣水气炒干,香气四溢且辣椒微微发白时,捡出锅中葱不用。
3、随即下入八角,山奈,桂皮,小茴香,草果,紫草,香叶,香草,公丁香,继续用小火炒约15-20分钟,至锅中香料色泽变深时,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即没有水蒸气时)。这时将锅端离火口,加盖焐至锅中原料冷却,面上浮的一层油即是老油。
看了以上的介绍也许有的朋友会说:怎么说来说去好像很简单的做法哦!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觉得我们做菜不可以只用“拿来主义”。必定各地的饮食习惯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在这里卖的很好的东西,到了别的地方也许顾客并不认可。故此只介绍了烤鱼的大体做法,上桌形式,以及烤鱼最核心的内容--老油的炼制方法。我希望大家可以在这款烤鱼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饮食习惯研制出属于自己的烤鱼。
正宗大连烤鱼烧烤完整技术资料
介绍:
大连烤鱼美味独特,全国闻名,其秘制酱料与烤制方法是所有同行都想要学习的。要想做好大连烤鱼还真得学学这些招数。不腌烤鱼六技术
1、鲜活烤鱼不能腌。
此类选择的原料多以新鲜海鱼为主,基本上没有什么腥味。海鱼体内有一些盐分,所以不需4要再添加腌料增加底味,否则还会破坏鱼肉体内的鲜味。正宗的大连烤鱼应该是外咸里鲜的。
2、用烤不用烧。
所谓烧是指用明火来加热原料,而烤是用没有明火的木炭的余温来烘烤原料,不用明火直接加热。因为海鱼本身含有鱼油,如果用烧,会烧出大量鱼油,再经过加热,鱼肉易糊并且发黑,口味就会发苦。而用暗火烤可使鱼肉受热均匀,烤出来的鱼肉生熟一致。
3、先刷粉后刷酱。
大连烤鱼入味分两步一是撒粉二是刷酱。撒粉是初步入味,可以通过加热将风味渗入到鱼肉中。刷酱则要最后出炉前1分钟刷制,因为酱汁烤制时间长了,口感会比较干而且原料表皮还会焦糊,口感、口味都不好。
4、最后撒孜然。
有人一定会说孜然为什么要最后放?因为孜然烤制时间长了会有焦糊味道,另外个头饱满的孜然粒还有美化菜品的作用。
5、垫韭菜增香。
荤素搭配,最后将韭菜的清香味道烤进鱼肉中,香味更浓。
6、烤完马上上桌。
烤鱼只有在65度以上,才能保证烤鱼的风味不流失,所以烤鱼上桌要保证温度。
原料:净海鲈鱼1条,洗好的生韭菜30克。
调料:秘制烤鱼粉10克,秘制烤鱼酱30克,孜然、芝麻粒各10克,色拉油50克。秘制烤鱼粉配方:将孜然粉50克,细辣椒粉60克,特鲜味粉、盐各30克,沙姜粉15克,乙基麦芽酚5克,十三香6克,小茴香粉10克,鸡粉5克。秘制烤鱼酱配方:海鲜酱克,蒜蓉辣椒酱50克,鸡粉、糖各30克,花椒粉10克,鲜汤80克,二锅头20克,棒捶岛酱油30克。
制作方法:
(1)将净鲈鱼表皮划上几刀,放到炉上烤制2分钟(在烤制时要不断地刷油),撒上秘制烤鱼粉,烤至七成时刷上烤鱼酱,烤至八成熟时撒上孜然与芝麻粒,烤至九成熟时在鱼下面垫上生韭菜。
(2)烤熟后将盘子扣在鱼身上,然后将鱼倒扣在盘子上即可。其他方式烤鱼补充说明:一、盐烤鱼粗犷豪放
如果碰到鲜活的海鱼,食客多喜欢吃其本鲜味,在烤鱼时撒一点盐就足够了。也有的抹上点盐立即就烤,像盐烤黄花鱼、盐烤黄鱼就这样,常常只加点盐就满足了食客们对肉质本身鲜嫩的需要。也有的鱼像棒鱼,可调口烤也可干烤,等烤熟后蘸着各种海鲜汁、海鲜酱或蘸着麻辣汁食用。
注:自制烤鱼蘸汁配方制法:
原料:鲜小米辣椒克,酱油克,鱼骨粉克(市场有售),精盐、味精、蒜蓉、芝麻油各50克白糖克,凉开水少许。
制作:
1、小米辣椒去蒂,除籽后,切成碎粒。
2、取盆加入汤、酱油、鱼骨粉、精盐、味精、白糖、蒜蓉、小米辣椒,加少许凉开水搅拌均匀,最后放入芝麻油,即制成蘸汁。二、祛腥后再烤
有些鱼的腥味比较重,所以在烤之前,要经过腌制祛腥,像扒皮鱼(即马面鱼)、偏口鱼等深海鱼,常常是码好味再烤。由于大连烤鱼多以海产鱼类为原料,本身味道就非常鲜美,腌制用料无需很多。海里的鱼本有咸味,几乎是不需加盐的。所以腌制时只需放自制腌汁调料即可。烤时,有用炭火烤的有用煤火烤的,有用电炉烤的,也有的放在烧热的平底铁炉上烤的。在烤制过程中往往会刷几次油,快熟的时候会根据客人口味,刷一次甜辣酱或鲜辣酱。熟时撒些自制的炒烤料即成。
注:自制腌汁配方制法:
取一不锈钢桶,倒入2千克清水,调入韩国辣椒酱1千克、酱油克,上小火煮沸后下入细辣椒面克搅拌均匀.再放入清酒、蒜汁、芝麻油各克,味精克,姜汁50克搅匀,至再沸时离火晾凉,即制成。
注:炒烤料配方制法:
将炒碎的黄豆克,炒碎的花生90克,辣椒面30克,椒盐80克,细味精20克。
三、带汤烤鱼
可以在汤中腌制入味后,带少量汤烤,将鱼放在锡纸上,带少许腌制时的汤料待汤汁烤干,鱼也就熟了,肉质鲜嫩。如用鳗鱼汁烤牙片鱼时,先用鳗鱼汁腌牙片鱼,串成串入炉烤制,熟后肉质细嫩鲜香。煎烤金枪鱼用生抽、糖、料酒、柠檬片腌2小时,刷油煎烤,口味咸甜带柠檬香味。
带汤烤鱼结合了火锅的特点,香味浓郁汤红色亮辣而不燥。其中腌料和汤汁料的运用是烤鱼制作中的一个绝活,都充分借鉴火锅的用料特点,选中草药及调料配合调味制作,工艺不再粗糙、简单,不但有鱼肉的鲜味,还有一种独特的焦香味和浓郁的料香味,回味无穷,百吃不厌,引领着现代烤鱼新时尚。
注:自制腌汁配方制法:
取一不锈钢桶倒入l2千克清水调入韩国辣椒酱1千克、郫县豆瓣克,上小火煮沸后下入细辣椒面克搅拌均匀,再放入清酒、蒜汁、姜汁、糖各50克,鸡粉克搅匀,至再沸时,离火晾凉,即制成。
注:炒烤料配方制作:
将炒碎的黄豆克,炒碎的花生90克,辣椒面30克,椒盐80克,细味精20克混合均匀。四、短时间腌制再调味
此种制法是先将鱼肉短时间腌制,但腌的时间较短,口味不足,需要在烤的过程中添加调味料以补充口味。此法适用于腥味不是很重的海鱼,短暂腌制即可。
注:自制腌料配方制法:
精盐克,味精50克,料酒10克,胡椒粉15克,鲜汤克。
注:胡萝卜蘸酱配方制法:
将胡萝卜泥克,加酱油15克,鸡汤90克,盐25克,柠檬汁5克,味精20克,调制稠度适中即可。
注:豆酱配方制法:
熟豆酱克加料酒15克,糖10克,柠檬汁5克,鸡粉20克,姜末15克,调匀即可。
注:番茄蘸酱配方制法:
番茄沙司克加辣椒油、盐各20克,酱油10克,鸡汤克,蜂蜜15克调匀。
注:甜面蘸酱配方制法:
甜面酱加辣椒油20克,酱油10克,白糖5克,柠檬汁4克调匀而成。
迷踪地锅鸡(附自制酱料配比与地锅馍的制做方法)
特点:
农家风味突出,鸡肉筋香,酱香味浓郁。这道菜是招牌菜,虽然在选料上不起眼,不是非常新颖的原料,但口味都有创新,拿捏准确,客人吃后能留下深刻印象,畅销就是很自然的了。创新点:
此菜是由客人去鸡栏里挑选活鸡,现场宰杀现场制作,而且是用灶台、柴火炖制,一锅炖一只,保证口味。以前炖鸡一般都放木耳或者香菇、土豆等,而这道菜用的是油炸腐竹。一般店里的炖鸡多是咸香味,现在加了辣妹子酱和很多干辣椒段,做成猛辣和微辣两种类型,风味独特,类似湘菜的口味,香滑开胃不油腻,这是吸引客人的重要一点。
原料:农家柴鸡(选用毛重3斤的)1克,干腐竹克,鲜豆角克,红杭椒30克,大蒜50克,大姜20克,大葱15克,花椒20克,干辣椒段50克。
调料:自制酱料克,盐8克,味精10克,猪油、色拉油各75克,高汤1千克。
自制酱料配比:黄豆酱克,辣妹子酱20克,海鲜酱15克,蚝油3克,黑胡椒粉5克。
地锅馍的制做方法:将克面粉、5克发酵粉加入适量的水和成面团,发好后揉匀,搓成条,切成小块,放入电饼铛中煎成金黄色,也可以放入蒸笼蒸熟。
麻辣香锅配方工艺完整版(附自制香锅酱、自制香料粉、自制混合油配方)
自制香锅酱配方:
家乐美味蚝油、家乐烧肉酱各5克,家乐排骨酱、鲍汁各10克,家乐香辣酱15克,土制麻辣豆酱50克。土制麻辣豆酱配方:
洗净锅,放花生油50克烧至七成热,放鲜蚕豆瓣克煸炒,加盐克,白糖、味精各10克,炒至入味,再加入辣椒粉、花椒粉、麻油各15克,拌匀后起锅装盆即可。这种酱麻辣鲜香,开胃爽口。
制作的时候,必须用热油将豆瓣快速地煸炒,使之不易泛黄;既不宜加水,也不能炒焦,更不可以勾芡,以确保其酱的爽嫩清香口感。自制香料粉配方:
八角、桂皮、山奈、草果、白豆寇、砂仁、小茴香、孜然各10克,丁香、山胡椒、千里香、香茅草、陈皮、排草、甘草各3克,黄芪、广木香、红花、良姜、茱苓草、香叶、桅子各5克,混合后用石磨磨成粉末状即可。自制混合油配比:
熟猪油、熟菜子油、熟牛油各1千克混合炼制而成。
另附:关于其他类型的香锅酱、香锅油配方参考资料:
法一:
香锅酱制作方法:
1、菜子油10千克,色拉油5千克,郫县豆瓣酱3千克,泡椒酱1千克,糍粑辣椒2千克,老干妈香辣酱2瓶,鹃城香辣酱4瓶,十三香3小盒,孜然粉克,胡椒粉50克,花椒粉克,辣妹子酱5瓶。
2、菜子油、色拉油放入锅内,烧至三成热时,放入剩余的原料,小火炒至出香,取出。
香锅油制作方法:
色拉油10千克放入锅内,烧至三成热时,下入豆瓣酱3千克,泡椒酱1千克,芫荽籽、姜粒各克,圆葱块克,芫荽梗、辣椒粉、香料粉(八角、干菘、白豆蔻各50克,桂皮20克,小茴香30克磨成粉)各克,小火熬至出香,过滤取油。法二:
香锅酱制作方法:
1、家乐香辣虾酱1千克、三五火锅底料10袋、剁椒10千克、郫县豆瓣5千克、泡椒2克、泡姜和豆豉各1克分别斩成蓉,混合后再加入甜面酱1克调匀。
2、锅内放入色拉油15千克、熟猪油10千克、牛油5千克,烧至四成热时,放入葱段、姜片各1克,蒜头、红花椒各1千克,冰糖克,干辣椒4千克,下入调匀的原料,小火煸炒至香味四溢,淋入白酒1千克,翻匀出锅即可。
香锅油制作方法:
色拉油40千克、熟猪油20千克混合放入锅内,小火熬至三成热时,放入葱段、姜片各1克,蒜头、红花椒各1千克,干辣椒4千克,香料(草果、香果、桂皮、紫草、百里香各15克,八角、白芷各25克,孜然、白豆蔻、小茴香各克,丁香、砂仁、荜拨、陈皮各50克,罗汉果5个),小火煸炒至葱段变成金黄色,离火浸泡1天,过滤取油。
夫妻肺片(附成都冷菜专用红油配方)
特点: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
原料:鲜牛肉、牛杂(肚、心、舌、头皮等)、老卤水各2克,冷菜专用红油、油酥花生未、酱油各克,芝麻面克,花椒面25克,八角4克,味精、花椒、肉桂各5克,精盐克,白酒50克。
成都冷菜专用红油配方:
原料:菜籽油25干克,芝麻克,花椒面克,姜片克,葱段0克,色拉油克,二金条辣椒0克,子弹头辣椒2克。
A香料:八角50克,山奈30克,白蔻25克,桂皮40克,草果20克,香果50克,砂仁30克,干草20克。
B香料:千里香30克,玉兰香40克(药店有售)小茴香50克。
制作方法:
(1)将菜籽油烧到九成热,关火降到八成热时,下入姜片、葱段炸干后捞出,下入芝麻炸约1分钟至干香,捞出芝麻待用,再从其中盛出15千克油,放在一边待用。
(2)锅中倒入色拉油克,烧到四成热后下入二金条辣椒小火翻炒3---5分钟后盛出;锅中倒入色拉油克,烧到四成热后下入子弹头辣椒小火炒3---5分钟出香后捞出,将炒好的两种辣椒放入粉碎机中打成粉末。
(3)取一个空桶放入A香料和打成粉末的二金条辣椒、子弹头辣椒,当步骤1中锅内剩下的10干克油的温度降到五成热时,将其倒入桶中,待油温降到四成热时下入B香料,待油温降到一成热时下入花椒面,等油温完全冷却后将第1步中盛出的15千克菜籽油和炸好的芝麻倒入,盖上盖子静置48小时即可使用。
夫妻肺片制作方法:
(1)将牛肉、牛杂洗净。牛肉切成重约克的大块,与牛杂一起放人锅内,加入清水(以淹过牛肉为度),用旺火烧沸,并不断撇去浮沫,见肉呈白红色,滗去汤水,牛肉、牛杂仍放锅内,倒入老卤水,放人香料包(将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扎好)、白酒和精盐,再加清水克左右,旺火烧沸约30分钟后,改用小火继续烧1.5小时,煮至牛肉、牛杂酥而不烂,捞出晾凉。
(2)卤汁用旺火烧沸,约10分钟后,取碗一只,舀入卤水克,加入味精、辣椒油、酱油、花椒面调成味汁。
(3)将晾凉的牛肉、牛杂分别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卤汁拌匀,分盛若干盘,撒上油酥花生未和芝麻面即成。
大师傅提醒关键关键:
牛肉、牛杂必须反复洗净,去除异味。用于拌制牛肉和牛杂的卤汁要浓,使其得味起鲜。
姜辣凤爪(秘制香料粉配方制作)
特点:
姜辣系列最早是从辣子鸡演变而来,将炒鸡时做料头的生姜丁加大用量,甚至用得比主料还多,成菜味型突出姜香冲辣。姜辣菜因味型霸道,多用于烹调荤料,除“姜辣蛇”外,菜师傅还推出了姜辣凤爪、姜辣猪脚,并尝试把姜辣味型引入素菜,推出的“姜辣老藕”反响极佳,每份售价36元,客人感觉很实惠,酒楼的毛利也很高。
原料:鸡爪克,老姜片克,干辣椒约克。
调料:菜籽油克,料酒5克、酱油5克,盐、味精、鸡粉各5克,秘制香料粉5克,高汤克。
秘制香料粉配方制作:白蔻、甘草、山楂、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按照3:3:3:1:1:1:1的比例打碎成粉。
制作方法:
(1)锅入菜籽油烧热,下入老姜片煸炒出香。
(2)下入改刀冲净的鸡爪煸约2分钟(注:生料直接下锅煸炒),淋入料酒、酱油,入盐、味精、鸡粉调味,下入秘制香料粉略翻。
(3)下入干辣椒约煸炒一下,舀入高汤,倒入高压锅内,压约5分钟。
(4)压好后倒出,入炒锅回一下锅,入少许酱油调色,大火收至汤汁将尽,出锅即可。四大技术要点:
1、选用纯正菜籽油,且用量要大,每份菜约用克。
2、一定要选用老姜,以保证姜味纯正冲辣。姜的用量要大,辅料(即老姜片与辣椒):主料=2:1,即老姜和辣椒的总用量比主料多一倍。
3、选用广西产的干红椒,与本地干辣椒相比,更香更辣且色泽红亮,卖相更好。
4、在老姜和辣椒之外,加入少许香料粉增香,使成菜在姜香之外带有淡淡的药香,入口更有回味。另注:
姜辣系列菜品,如姜辣蛇、姜辣猪脚、姜辣老藕等配料与制作与姜辣凤爪相同,只是不同原料的压制时间有所不同:
1、姜辣凤爪:克鸡爪(选用个头较大的,每只切两半),压制时间为5分钟。
2、姜辣猪脚:克猪脚块(每只斩成6小块),压制时间为5分钟。
3、姜辣蛇:克蛇段(每斤切12段),压制时间为7分钟。
4、姜辣老藕:克洞庭湖老藕(切厚约0.5厘米的大圆片),压制时间为3分钟。
干锅辣鸭头配方揭秘
特点:
干锅辣鸭头(干锅鸭头火锅)是近年风靡各地的的一款新型火锅品种,具有口味浓郁,酥香麻辣,口感软烂而不失其形等特点,同时可分微麻微辣、中麻中辣、高麻高辣等味型,既可以当作一道特色菜品食用,又可以作为一种火锅锅底的形式出现,客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涮制各种荤、素原料,增加就餐气氛。
原料:鸭头3个(以3个为例),莴笋克,苕粉克,香菜8克。
调料:自制鸭卤水1锅,黄酒6克,盐12克,特制香辣酱10克,特制料油30克,郫县豆瓣酱6克,泡辣椒6克,鸡精4克,味精4克。
特制香辣酱的炒制:炒锅内加入牛油克,菜籽油克,猪油50克,至4成热,加入重庆产“傻儿”牌香辣酱,慢火翻炒10分钟即可。
特制料油的制作工艺:
(1)将各种香料(香茅草2克,灵草2克,罗汉果3克,孜然4克,香叶2克,小茴香4克)放入清水浸泡1小时,捞出剪碎。
(2)锅上火,大火加热,下入菜子油克,不停搅动,将菜子油炼熟,加热至九成热,关火,倒入色拉油。待油温降至四成热,下入葱段30克、姜片10克,倒入紫草4克,至将葱姜炸干,紫草炸出颜色即可,然后用密漏捞出葱姜、紫草。
(3)当油温降至三成热时,放入糍粑辣椒30克,稍炸一下,待辣椒浮起,下入香料,慢炒约6分钟,再放入大红袍花椒15克,慢炒2分钟,放入黄酒6克,中火炒约20分钟,(此时油色清爽,红色增加,香味飘出)再入辣椒面50克,搅炒均匀,加热2分钟关火,使油温自然冷却,起锅盛入盆中,盖盖焖12小时。将焖好的油用油漏打出香料渣,即成特制料油。
自制鸭卤水的制作:
配方:八角25克、桂皮15克、小茴20克、甘草10克、三奈10克、甘菘4克、花椒20克、砂仁10克、草豆蔻5克、草果15克、丁香6克、生姜克、大葱克、绍酒克、冰糖克、味精15克、精盐克、鲜汤0克、精炼油50克、纱布袋2个。
调制:
(1)将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等分成两份,分别装入宽松的纱布袋中并用细绳扎紧袋口;姜洗净拍破;葱连根须洗净挽结。
(2)将大块的冰糖先在火上炙烤一下,然后放在菜板上轻轻敲碎,再与精炼油一同入锅,用小火炒至呈深红色时,掺入克沸水搅匀,即成糖色。
(3)锅置火上,掺入鲜汤0克,放入姜葱,调入精盐、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烧沸后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时,即成新鲜卤水。
注意的问题:
1、炒糖色时,必须用小火慢炒,且糖色应稍嫩一些,否则炒出的糖色有苦味。
2、按传统方法调制的卤水通常都不加味精,但由于新鲜卤水大都鲜味不足,加之近年来人们对鲜味的要求似乎已越来越高,所以在调制的过程中也可适量加入的味精。
3、卤水中一般应加入嫩糖色,如此才会使卤水有回甜味。而加入了嫩糖色以后,便可以不再加甘草。但从药物性能角度看,甘草有调和诸味及提鲜的作用。因此,在加了糖色以后,卤水中仍可考虑加少许甘草。
4、丁香中含有丁香油酚,其味甚浓,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量。一般来说,0克鲜汤中丁香用量应控制在5~15克之间。
5、用于制作卤水的大葱应保留其根须,那样可使卤水的味道更香。
制作方法:
(1)鸭头治净,入自制鸭卤水中卤制成熟,放凉后入零下8~~10度的冰箱内冷冻30分钟(便于切割,同时可以在炒制时保持形状完整),取出由中间切开备用。
(2)莴笋改刀成一字条,下盐5克拌匀,腌约2分钟,苕粉改刀成2厘米宽长条,入放有色拉油20克,盐5克的沸水中焯水,然后捞起,沥干水分,入盛器中垫底。
(3)郫县豆瓣酱与泡辣椒按1:1拌匀剁碎。
(4)特制料油入净锅内,加热至四成热时,下入剁碎的郫县豆瓣酱与泡辣椒,慢炒至水分变干,再下入特制香辣酱,慢炒均匀,不停搅动约3分钟,炒出香味后放入炸好的鸭头,轻轻翻炒,再下入黄酒5克,待酒香味散出后,调入盐2克,鸡精4克,搅匀起锅,盛入垫有莴笋和苕粉的锅内,稍摆盘,上面放香菜点缀即可。
(5)干锅辣鸭头火锅上桌后,客人可先食用鸭头,然后添入高汤,锅开后涮食各种荤、素原料。
巴山麻鸡(附麻鸡料制作与秘制五谷红油配方制作)
原料:
2-3年的老公鸡3只(约1克/只),鲜笋克。
调料:葱段、姜片各80克、香料包1个,高度白酒克,盐60克,味精30克,黄瓜克,黄桅子水20克,自制麻鸡料1份,秘制五谷红油20克,香葱末5克、花生碎10克。
香料包配比:
小茴香、八角、桂皮、白蔻各10克、花椒40克、干红辣椒50克、盐焗鸡粉克。麻鸡料制作(1份量):
味精3克、鸡粉3克、糖5克、香醋4克、陈醋2克、生抽15克、姜末5克、蒜末5克、刀口辣椒粉30克、熟白芝麻5克、老干妈豆豉碎10克、豆豉鲮鱼碎5克(盒装豆豉鲮鱼打碎制成)、藤椒油20克调匀即可。
秘制五谷红油配方制作:
1、干核桃仁、黄豆各3斤、花生米2斤、芝麻5斤分别放入四成热油小火炸熟,捞出沥油,入搅拌机打成五谷碎末。
2、将五谷碎放入盆中,加粗辣椒面50斤拌匀备用。
3、锅入菜籽油斤小火烧至刚刚冒青烟,继续小火炼30分钟,炼好的菜籽油滴入白盆中,如果颜色发黄,则表示菜籽油还需要小火炼制,直至油无色清透即可。
4、炼好的油略微晾凉,待油温降至五成热,下入葱段5斤、洋葱4斤、小葱3斤、姜3斤小火炸至干香,下入八角克、桂皮、山奈、香叶、小茴香、干花椒各克,小火熬至香料出味,打去渣滓,留油备用。
5、将熬好的清油(此时约五成热)一勺勺冲入步骤2中的混合粉中,一边冲一边搅,让粉与油充分融合,待将油全部浇入,加十三香克、白芝麻10斤、白芷粉30克搅拌均匀,再放入香油、鸡油各克、花雕酒、保宁醋各克拌匀,加盖焖1-2天,味更香、色更浓。
菜品制作:
(1)2-3年的老公鸡3只(约1克/只)宰杀治净,去掉头、颈、爪,下入锅中加清水没过鸡身,放入葱段、姜片各80克,香料包,高度白酒克,盐60克、味精30克、黄瓜克、黄桅子水20克大火烧开转微火浸煮1小时。
(2)待鸡肉完全成熟,捞起挂于通风处自然吹干,取下剔除骨架,将鸡肉改刀成片。
(3)鲜笋克改成大丁,汆水、沥干,垫入盘底。
(4)取鸡片克整齐地码放在笋丁上,自制麻鸡料加入秘制五谷红油20克调匀,浇在鸡片上,撒香葱末5克、花生碎10克即可走菜。
小肥羊绝密配方
药料配置:
原料:
八角6克三萘3克桂皮2克小茴香3克草果6克香叶5克白寇3克,肉寇3克草寇3克丁香2克砂仁3克筚拔3克良姜3克白芷3克,陈皮2克香茅草5克香芹籽2克罗汉果1个干姜6克花椒3克白胡,椒3克当归8克黄芪3克沙参5克杜仲2克枸己2克玉竹2克广木,香3克淮山药6克辛荑2克紫苏2克甘草2克水50千克,
制法
/p>
1、将上述药料,加入有白酒的清水浸泡30分钟,捞出装入纱布袋里,制成香包。
2、汤卤的配置:
老母鸡2只牛骨2克羊棒子骨0克鸭架2副当归15克白芷3克,山柰5克
制法:炒锅上火,放入油烧热,下当归、白芷、山柰略炒后,倒入鸡块一同煸炒,至水分将干时,起锅倒入不锈钢桶内,再放入牛骨、棒子骨、鸭架及香料包,然后注入水50千克,大火烧开后,撇尽浮沫转用小火熬约6个小时,捞出渣料,不用,及得白汤.
3兑汤
/p>
原料
/p>
白汤0克姜片20克葱节75克蒜瓣克*参8克大枣4个桂圆2个,精盐20克味精5克鸡精5克胡椒粉3克沙姜粉3克牛油、羊油各5克鸡油10克。
制法:
取熬好的白汤0克,装入火锅盆内,加入上述各料上火熬5分钟后,配上味碟即可涮食.
福利:一:进群后交流交换,大家群内自愿互换。自由发挥.《四川菜技术配方交流交换群》社会在发展,时间在进步,餐饮业也面临更多的竟争压力。
福利二:所有进群者全部享受,众筹付云飞老师技术配方5---7折优惠。
福利三:共享位全国各地餐饮精英,大家私加好友。共同交流。
注意:
为解决乱加群问题,入群需要一点费用....将会从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