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脂肪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本身可以让食物色香味俱全,增加食物的色相味道和口感,说白了就是可以让大家享受美食的同时心情愉悦。很多人,生活中谈油色变,甚至滴油不沾。脂肪真的这么恐怖吗?其实脂肪不完全是坏的,也有对身体有非常益的脂肪,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生活中和我们经常会听到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升高血脂的的作用较强,主要为动物脂肪(鱼油除外),如肥肉、猪油、奶油、羊油、牛油,以及部分植物类油脂,如棕榈油、椰子油等。这类油脂稳定性好,不易氧化,不易消化,较黏稠,易凝固(常温下即可呈固态);炒菜粘嘴,餐后腹胀。
常温下的猪油
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危害极大,除了升高血脂,还能使血脂不能运往肝脏进行分解,同时可以大大增加发生心、脑血管堵塞的风险。主要为精加工和深加工植物类油脂,如起酥油、人造奶油、咖啡里的植脂末等,全部都成固体状态。这类油脂一般用来制作油炸食品和糕点或者奶茶、薯片、方便面等,可以使食物不易变质、颜色好看、口感香醇浓郁和酥脆可口。所以外出就餐还是少吃油炸食品为好。
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是好脂肪,易氧化,不但不升高血脂,而且可以促进胆固醇的分解和降低血液粘度。主要为鱼油(含DHA)、豆油、橄榄油、亚麻油、紫苏油、花生油、葵花子油、芝麻油、核桃油、茶油等等,这类油脂一般呈液态,不易凝固。炒菜菜汤一般泛油花,但是不黏稠,流动性好。北极地区的人饮食高热量、高脂肪,但是冠心病发病并不高,主要在于他们食用的海鱼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海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大家可能也深有体会,家里做的油炸食品口感永远比不上外边餐厅做得,不酥脆而且容易受潮发哏,因为我们家里一般都是用花生油等不饱和植物油煎炸,远远比不了起酥油和棕榈油的口感。其实在家煎炸食品,不妨试试豆油,豆油可以起酥而且颜色、味道也不错。
不管好的还是坏的脂肪,其实都要适当摄入(反式脂肪除外),部分脂溶维生如维生素A、D、E等需要溶于脂肪才能被身体吸收。平时饮食中只要把握好摄入脂肪的比例,往往对身体是有益的,中国膳食指南要求,中国公民每天脂肪摄入应占每天摄食总能量的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