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酒渣鼻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8818.html又到秋风起,又是佳节到,每年到这个时候,就心心念念地想吃妈妈烙的手工月饼。小时候感觉妈妈特别的心灵手巧,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凭妈妈的一双巧手,平常的食材变成了美味,给我们姐弟四个打打牙祭,当然那个年代还不是敞开肚皮大吃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还是中秋的月饼。
妈妈的月饼在村里那是交口称赞的,提起妈妈烙的月饼乡亲们都是伸大拇指的。无论秋收多么繁忙,妈妈总会烙上几锅,当然得先给爷爷奶奶、没出五服的长辈们、左邻右舍一一送去几个,看着烙出的月饼一个个的减少,我们送的都不情愿,都是撅着嘴走出家门;送完本村的再把去看姥爷的留出来,最后我们姐弟才能吃。
妈妈做的月饼主要原料就是自家种的花生和芝麻,花生炒熟后一个个去皮用擀面杖擀成花生碎,和芝麻混合,然后拌上红糖,偶尔会加点冰糖,那个年代冰糖对我家来说也是奢侈品,在拌馅的时候香气就会飘满小院,我们总会忍不住偷偷地吃几口。面粉要上锅蒸好晒凉,用花生油和猪大油和面做出来的月饼才又香又酥,将面皮擀成合适的厚度包上拌好的馅料,馅料足足的,饼皮薄薄的,然后放在月饼模子里,做出一个个月饼,我家光做月饼的模子就好几个,送给老人就用寿桃的或是带福字的,自己吃的大多是连年有余的,我最喜欢的就是帮妈妈做这个,看到一个个月饼从模子里出来,就像一件件艺术品。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锅烙了,须用文火。因为面粉事先蒸过,馅料也是熟的,一会儿,香香甜甜的味道便升腾在空气中,顿觉人间至味就是妈妈亲手做出来的这个月饼了。这样的月饼,在每年的中秋节,都是我们的最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越来越好,大街上烘焙店开了一家又一家。各种烘焙工具、烘焙原料,淘宝上更是要什么有什么。想做什么花样的,在百度上的一搜,各种配方应有尽有……可能有遗传基因吧,我有幸成为烘焙大军的一员,家里的烘焙工具、烘焙原料一大堆,可是在做月饼上,无论怎么严格称量、精确的配比、先进的烤箱,怎么都敌不过妈妈的那双满是老茧的双手。做出来的月饼不是不酥就是拿不起来,不是剩面就是剩馅料;妈妈做月饼时,面粉、油、水、糖等各种配料的比例,全凭感觉,从来没见用什么称量,可是面啊馅料啊都会不剩,并且酥脆可口,甜度适宜。
时光流逝,岁岁年年,又到八月十五月儿圆。想想那些买来的月饼,无论广式的、苏式的,无论过百元一斤的,或是外形多么美观、馅料如何五仁八仁的变幻,也敌不过妈妈铁锅烙出的月饼那么酥脆香浓、醇正自然。那些并不复杂的原料与味道,就是我在这个时节最自然的想念,一定要咬一口妈妈亲手做的月饼才会释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