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茂名、阳江、云浮、湛江、肇庆等地市部分小作坊抽检的散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超标,其中检出最严重的超标竟达到14.5倍。
小作坊土法压榨的花生油存在安全隐患,早已不是新鲜事,屡遭媒体曝光。然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看到一些土榨花生油大多打着“纯天然”、“无添加”等旗号,“不明觉厉”。真相到底是什么?且看下文为你细细道来。
土榨油的纯天然、无添加合格吗?
专家和监管部门的专业人士表示,其实花生油并非越“土”越健康,小作坊由于工艺简单、条件简陋,致使花生油质量难以保障。而近年兴起的家用榨油机,其安全性也有待评估。
去年,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组织开展全省食用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抽检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情况集中在小作坊生产的花生油,抽检批次小作坊生产的花生油及散装花生油,批次黄曲霉毒素B1超标,不合格率发现率为11%。
黄曲霉毒素长期摄入易致肝癌真的吗?
年,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损害肝脏,可引发肝炎、肝硬化、肝部坏死、肝癌等疾病,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胀、肝区触痛等症状。
此外,黄曲霉毒素在体内还有一定的蓄积性,主要通过乳汁、尿液和粪便排出。长期摄入低剂量的黄曲霉毒素能够大大增加患肝癌的概率。
小作坊工艺简陋难消隐患安全吗?
报道称,在茂名等地,多个土榨花生油小作坊均位于公路两边,多为半开敞式的简易建筑。这些小作坊的生产车间与仓库混为一体,房内蒸炒工序产生大量湿热的蒸汽,而袋装的花生原料则随意堆放在地面和墙角,缺乏防潮措施,极易发生霉变。有小作坊业主表示,花生在榨油前会放在门前的木盘上做筛选,去掉霉变的颗粒。这样能否有效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来源?
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秘书长、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学教授汪勇汪勇介绍道,霉变花生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B1对光、热、酸较稳定,只有加热到℃—℃才裂解,一般烹调加工温度难以将毒性消除。
汪勇分析,人工拣选去除霉变花生,确实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花生油中的毒素,但由于小作坊制作的散装花生油一般没有油脂精炼过程,如碱炼脱酸和吸附脱色等工序,油中的黄曲霉毒素无法去除达标。
建议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如何挑选?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最好到大中型的正规商场购买品牌花生油,并注意检查其标签上是否有标注“QS”标志,尽量不买散装花生油、土榨花生油。
同时,消费者要留意商店的花生油是否存放在阴凉的环境内,如发现包装不清洁、已打开或破损,便不要购买。
你真的懂“花生油”吗?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邓小玲建议:
1、选购正式厂家,优质的花生油颜色清澈透明,无肉眼可见杂质。而颜色较深,甚至暗红、浑浊不清的为劣质花生油;
2、花生油不宜储存太久,开盖后的花生油储存太久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
3、食用时可将油烧至微热加入适量食盐烧至沸腾,食盐中的碘化物可以分解部分黄曲霉毒素。
来源:南方日报、羊城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