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作为山东地区的传统美食,在山东广泛流传根据地域不同又分为很多类别,但基本做发都是一样的,传统的煎饼是小麦经水充分泡开后,碾磨成糊状,摊烙在鏊子上成圆形而成,小时候大多是玉米面制作,现多用细面和水调成面糊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逐渐在山东形成煎饼文化,各种煎饼在全国各地出现一波又一波。以前都是手工煎饼,随着社会发展现在一般吃的都是机器制作的煎饼。不过味道还是手工煎饼好。
网上查了下有专家说煎饼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延缓衰老,实为绝佳保健食品。现在想想老祖宗发明煎饼是或许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同时又利于保存,都没有想到发明煎饼居然成了养生达人。
记得小时候,每当妈妈烙煎饼,我都会在鏊子旁边,拿边上的糊旮渣(音译哈)吃,那应该是在缺零食的年代的最美味的零食。有时爸妈下地做活不回来,我都是和姐姐用筷子沾一点花生油(那时花生油也很缺,一般吃豆油)均匀的抹在煎饼上,然后在撒上一点盐,用手卷起来,吃花生油的香加上煎饼的韧劲,好吃的不得了(现在条件好了,没有试过的朋友可以试下,不过一定要用手工煎饼,机器煎饼可没有那个味道)。有时也会去地里挖一些野菜,切丁和鸡蛋搅拌均匀倒在煎饼上包起来,在鏊子上烙熟在切成一块一块,想想现在很多小吃都是从煎饼上演化而来的。
到了上初中时,一般都住校,都会捎饭。每当周日妈妈都会烙煎饼让我捎着,同时还会抄一些咸菜疙瘩,小时候一般每家都会腌上一大缸咸菜,能放很久,为的碰到不好的年头没得吃的情况下也能吃上些咸菜(老一辈都喜欢存东西,因为他们都苦怕了,记得之前给姥娘买去吃的,拿出来给孩子吃,我一看都过期了,我和他们说让他们不要留自个吃,但他们还是一直这样,或许没经历过那段苦日子还是不理解)。那时候学校伙房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样,很少的菜,也基本清水炖,放学后来上几个煎饼都是很满足的。
到了高中大学时期,随着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也很少往学校捎煎饼了,妈妈每年也只会偶尔烙几次,也不太吃了,一般开始吃馒头大米了。有时爸妈去学校看我也会带上一些煎饼,不过不在炒咸菜了,而差不多都是炒肉末,拿到宿舍大家也都爱吃。记得去年一个大学同学还电话问我上学那会吃的牛煎饼肉末是怎么做的,真是好吃,我都忘纪了,看来煎饼的美味已经彻底征服了他。
传统鏊子
很多时候煎饼卷葱都是外省对山东人民的了解,其实这些年随着山东人民吃苦耐劳,努力奋斗,经济上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条件都改善了,现在吃的种类也多了,不过还是很多人喜欢煎饼,现在的煎饼已经过了卷大葱的年代(现在一些饭店都把煎饼卷大葱做成了一道菜),现在卷小菜,卷肉,卷甜食等等,造就了煎饼万物皆可卷。
煎饼发源山东,现在煎饼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文化的传承,希望煎饼文化继续更好的传承下去。
煎饼由于各地的用料不一,在山东分地域很多类,有一些地区的煎饼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大山煎饼、泰山煎饼等,就不一一列举了,有特色卷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讨论下什么卷煎饼最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