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企业家精神聚力高质量发展”主流媒体采访团5月18日走进齐鲁制药,总裁李燕与3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畅谈理想与情怀,奋斗与梦想,诗和远方……
齐鲁制药是乘着改革开放东风,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年轻一代齐鲁人要在前辈打下的基础上把企业发展得更好。
齐鲁制药年建厂,年之后才真正有了大的发展,我们是伴随改革开放之后,一系列的国家的发展齐鲁制药真正的成长起来的。
我的今天实际上也是齐鲁制药年轻一代人的缩影,怎么样在几代齐鲁人打下的江山、或者奠定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这一代齐鲁人当前要做的事情。
企业要有开放的心态,在与社会各界的良好互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信,坚定方向和目标。
前面的很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当中,大家经常说齐鲁是一个低调的企业,我们很传统,原来主任(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记者颖军)讲过一句,叫“齐鲁制药很齐鲁”,我们山东人的作风喜欢把事情先做了,多做少说。但我们现在也体会到,需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企业,认知企业,包括企业的品牌、企业的理念、企业的文化。
企业是什么?企业是由人来组织的。人是什么?人就是这其中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奋斗,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所以我们也需要在更多的开放中跟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媒体形成一种更好的良性的互动。在互动沟通中,更好地完善自我,有些时候也可以强化我们自己的自信,坚定我们的信心,坚定我们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我们在重新形成我们的思想和理念的过程。
访谈录:
人生经历价值观
我进入齐鲁制药是从一线做起的,从生产到管理,从基层到中层,其间经历了多个不同层级的不同岗位,直至年出任集团总裁,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企业有着更加全面、深入、系统的认识。
问:请您谈谈您在齐鲁制药的成长经历?
答:我是大学毕业进入齐鲁制药,先从基层车间锻炼——这也是我们的惯例:新进入公司的员工都要从基层做起,所有的管理干部、技术干部,都是从车间工人一步步走上来的——我是从粉针分装车间,像洗胶塞、洗瓶、分装、压盖、包装一条线走下来,这些是跟生产车间工艺有关的;同时,生产外围的水系统、空调系统,等等这些岗位也都走过的。我是学化学的,后来我也在化学合成车间做过一段时间,然后再转入到国际贸易处,做一些进口的业务,再后来又加入公司与意大利的合资项目筹建,全程参与,学到了很多。合资公司成立、项目建成之后,我又做了信息技术部经理——我们是中国最早实施SAP的企业之一——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对企业的制度建设、流程建设以及方方面面的管理,有了更好更深入地学习。在那之后就担任合资公司的中方总经理,带领一群年轻的中方团队——我当时的年龄还低于我们中方团队的平均年龄——大家当时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到年,我出任齐鲁制药集团的总经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得必有失,每个人应当更多地考虑你得到了什么,而不应考虑失去了什么。
问:您大学毕业进入企来时还是比较年轻的,还是一个小女生。为什么当时不想着去打扮打扮呀,去过一些更轻松的生活,很早地承担起经营一家企业的这样一份责任?
答:你说小女生是不是去打扮打扮,我觉得我是稍微耽误了点,我确实没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那些事情上,但我同时又比那些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打扮上的小女生得到了更多东西。因为我所处的位置、从事的工作使我更多地去接触世界,我的世界更宽广,我知道地球有多大,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很多特别艰难的事情。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我一定是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我一定也得到了更多的东西。每一个人在这个世上的时间很短,他一定是得到一些东西,又失去一些东西,所以一定不要觉得特别遗憾“我丢了什么”,而应该更多的看到“我得到了什么”。
问:您认为创业难还是守业难?
答:我不认为哪个企业是可以守得住的。只有在不断开拓当中,你既有的才能保留下来。
如果一个人非常聪明,但是他只使出浑身力气的60%,我觉得这是一种遗憾,此生之遗憾。
问:您认为成功的企业家身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其实我觉得每个企业家会不同,现在大家称我们企业家,其实几年前在“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颁奖仪式上我代表大家发言的时候,我讲的是我自认为是企业人,因为我们就是做企业的人,就像我们中国人喜欢把Chemist翻译成化学家,Musician是音乐家,其实他就是音乐人,我觉得就是做企业的人,党和以及社会公众和媒体给了我们很多的荣誉、认可和很多尊重,这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的幸运。
每个企业的领头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不同的特质,就像乔布斯是技术见长,他有他的近乎偏执的追求,马斯克带着特斯拉往前走,他有他的特点,张瑞敏有张瑞敏的睿智,所以每个人会不同,但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所有这些人都是极其执着的人,信念极其坚定的人,而且是在遇到困难愈挫愈勇的人,不服输的人,也是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人,我想这应该就是所有企业家的一个共同点吧。
问:您身边的人对您怎么评价?
答:评价的话,诸如什么拼命三郎,再就是可能比较突出一点就是我的要求比较高,对所有的事情我希望大家把它做到,如果没有用尽全力的话,我就认为是一种遗憾,有句话叫做“不要浪费天分”,如果这个人天生就不是聪明人,但是他尽了全力,那也ok,如果这个人非常聪明,但是他只使出浑身力气的60%,我觉得这是一种遗憾,此生之遗憾。
问:在您的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答:这个其实我觉得每个企业会遇到不同的情况,这种问题困难呢说实在可能天天都有,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沉得住气,要能够跟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往前走,当然很多东西是你先坚定信心,然后跟团队一起去想办法。所以如果说企业家还有一个特质的话,就是你一定能够吸引凝聚那些对你事业有贡献的人,就有人愿意与你同舟共济,有人愿意跟你去为了共同的事业去奋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自己信心坚定,和对的人在一起,坚定不移,你就能往前走。
问:您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解压的方式呢?
答:随时随刻可以解压。比如说你们都走了,我在院子里站五分钟也是解压,要忙里偷闲。
威信首先是“信”不是“威”,要首先建立起大家对你的信任,让大家觉得你能够带领他们干成事,“威”也就自然建立起来了。
问:看您性格比较柔和,你开始走上管理岗位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答:你没看见我拍桌子的时候。(大家笑)
问:怎样在企业中建立起威信来?
答:我觉得你不要时时刻刻想着我是谁,我一定要有什么威信。我是从基层做起来的,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你、认识你,他们有他的印象和解读。我倒是没有刻意的去想过去怎么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我觉得你要自己干。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不是一心为公的,你是不是想着企业的长远?你心里有没有员工?你说的跟做的是不是一样?你够不够坚定,遇到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更好的思路想法?因为我不是空降兵,当然空降兵是靠阅历去说服大家,他需要进入你的团队,当然进入到你团队过程当中你也要重新去塑造你的影响力或者威信。所以它也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其实所谓“威信”,不是“威”,而是“信”,大家信不信你,信不信你会不会有能力带着大家走正确的路,把事情做正确。
问:举个小例子,如何建立这种信任的?拍桌子的时候也行。
答:拍桌子肯定不是树立威信的时候,肯定是破坏威信的时候。都是人嘛,说急了那是没办法了。
问:也有,肯定也有吧?
答:会有的,会有的。碰到事情大家观点不一致,那你怎么去说服大家。然后大家觉着这条路走不通,你坚定不移往前走,最后走通了,走成了,这样的事情。我觉得信任非常重要,包括齐鲁我们讲是“家文化”,“家文化”就是,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就可以彼此信任。我们不会互相伤害,我们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往前走。有了信任,很多事情就更容易有默契,更容易达成一致。
问:家文化就是咱们管理层中有亲属关系的?
答:我说的家文化不是说指的亲属关系,当然我们企业双职工,三职工也有不少。但我不是特指这个。在工作大家首先是同事关系。我们讲“家文化”,我们企业还是比较强调企业对于员工的责任。你们在展厅也看到了,我们到现在还保留了幼儿园、小学、医院,而且我们食堂很好。有机会你们去我们的大食堂吃个早午晚餐都可以。早餐有新鲜的花生油做的油条,免费的豆浆和稀饭。一顿早餐可能一两块钱,两三块钱。
哪一天都战战兢兢,哪一天都身心疲惫——这是企业人的同感。所以,做企业,需要一种善良加乐观主义精神。
问:我有一个私人的小问题,就是您保养的这么好,显得这么年轻,这跟您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吗?
答: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说,四十岁之后人显得年轻是因为他善良,我很喜欢这句话(全场笑)。另外再加一条,最近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当中,就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我看了你们采访了张瑞敏,说“想知道您什么时期是最身心疲惫的”。张笑答说“纠正一个问题,你应该问我哪一天不身心疲惫”。之前他说做企业就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现在说是哪一天不战战兢兢,哪一天不身心疲惫?我觉得这应该是做企业人的同感,而且不是说一把手一个人的同感,在企业里就是天天在打仗。所以可能就是善良加上乐观主义精神。
商场如战场,上了战场以后是不管你是男的女的,枪打过来照样,不分性别。企业家作为一个岗位的话,没有必要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我是女的”,也没人理会它。
问:您个人有没有特别崇拜的企业家,有没有今后人生规划,前段时间李嘉诚退休后要去周游世界,当然您现在比较年轻。您刚才也提到人生要有价值,您的人生规划是什么样子的?
答:我觉得让我尊重的企业家有很多,我最近在看的就是刚才提到的马斯克,我觉得很有意思,他小时候在南非长大,后来去了美国读书,他已经成了亿万富翁,但是他倾其所有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他认为他在做拯救地球的事情。故事里面有个小细节,他们跑到一个国家想去跟他们买火箭。谈了好多天,喝了好几顿的大酒,最后人家给他们提出了一个特别不能接受的价格。几个人败兴而归,在飞机上他的同伴说这件事情办不成了,画上句号了。然后马斯克突然回头给他们几个讲说,我们可以自己造一个火箭。所有人当时都觉得他可能是疯了,但我从这本书里读到的这个小故事,特别让我有莞尔一笑的感觉。就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事已经over了,不要再想了,没了,但他还在想我还有办法吗?就像我们企业经常说还有办法吗一样,这件事情做不成,还有办法吗?有这个办法,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所以我觉得这是我提到这一位。令人尊重的企业家还有很多。当然还有华为的任正非,也是非常让人尊重的企业家。如果说人生规划的话,我想环游世界是所有人的想法。我现在还年轻,所以可以忙里偷闲的时候先去几个点看看,不一定可以常年的的去周游世界。退休想的是远了点,但是我之前是想过的,那个时候是想说可以全身心的去到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里去,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梦想是实现不了了,因为我们很快就全面脱贫了,不需要我去做乡村教师了。但我想我还是会去做一些这方面的事情。不一定说是慈善,但是会去一些诸如敬老院、孩子的教育等方面做点事情。除了大家想的慈善可能是一些资金上的支持外,同时,思想层面上有些东西也是需要做的。
问:您刚说了几个让您尊重的企业家都是男性,做企业好像成功的女企业家不多,现在国内的有董明珠,国外的有凯瑟琳,这些都是比较厉害的。但总体来说,企业界成功的女企业家不是太多。您觉得您作为一个女企业家,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作为女性来讲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答:你说女企业家少,女性在所有的成功人士当中比例本身就小,所以这属于一个规律吧。我觉得跟女性的理念有关。跟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以及社会对她的定位有关。另外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所以在精力上也不允许她全身心的投入到事业当中去,这都是一些客观因素。我没有提到女企业家不是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