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叠彩食安第7期花生油安全风险提示 [复制链接]

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花/生/油/安/全/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

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叠彩食安小姐姐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科普知识

花生油香味浓郁,在广西多地,居民以食用花生油为主,消费者青睐“原生态”和“现榨现卖”的散装花生油,但有可能因小作坊生产加工控制不严和原料霉变等因素导致黄曲霉毒素污染,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为帮助消费者科学购买和食用花生油,叠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以下安全风险提示。

小作坊和自制花生油安全吗?

以花生作为主要原料,有的小作坊生产“土榨油”或家庭用榨油机自榨的花生油,看似“原生态”,但其在加工前仅依靠肉眼挑选,无法有效去除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花生仁。另外,“土榨”设备经常停用,很难做到彻底清洗干净卫生,易造成榨油机内部污染,进而污染花生油。同时,因小作坊和家庭用榨油机生产工艺、检测等方面限制,其花生油质量安全无法保证,容易发生因黄曲霉毒素超标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因此,消费者应对购买“土榨油”或自榨的散装油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散装花生油。

花生油是怎么霉变的?

据了解,广西全区年产花生量约为52万吨。由于产量少,农民多为自产自用,大多不向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销售。我区花生油小作坊榨油使用的原料——花生仁主要来源于外省。调查表明,小作坊榨油花生主要来自湖北、安徽、山东等产地。花生在原产地被收购商收购后去壳装袋,通过火车、汽车运输到南方销售。桂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都有一定时期的梅雨闷热潮湿季节,在今年,桂林因为上半年降雨量在全国排名第一,被网友评选为雨城,连绵的潮湿导致花生更不易保存保管。花生从收购到榨油,花生仁在储存运输过程环节多、时间长,环境条件不易受控,花生极易发生霉变现象。另外,这些已经脱壳的花生米,使用的包装袋是普通编织袋,透气不密封,极容易受环境温、湿度变化影响,增大了发霉的机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规定,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不得超过20微克/公斤(ppb)。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超过此限量标准的花生油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不得上市销售使用。

如何选购到合格的花生油?

1.

到大中型商场、超市或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店选购花生油。

2.

选择大品牌、信誉度较高、口碑较好的花生油。

3.

购买预包装花生油时,要选择明确标注食品名称、规格、净含量,标签上标注“SC”标志的产品,并在保质期内食用。

4.

购买散装食用油时,要选择有食品标签标识,标注有油品名称、配料种类、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址、联系方式的产品。

5.

不要选购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无生产厂家名称的“三无”花生油,以及过期或者外包装标签标识残缺不齐、信息模糊不清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有部分居民担心在花生油中,掺入棕榈油、大豆油等,对人体健康有害。事实上,掺入这些油品,如果其检验检测结果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用是安全的。但以花生油名义出售,则属于掺杂掺假、欺骗消费者行为。这种行为需要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社会群众共同监督。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消费维权注意事项

消费者在餐饮服务单位就餐或网络订餐时,应索要并妥善保存消费小票、收据、发票等相关凭证,以便发生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维权依据。如发现餐饮服务单位存在食品安全违法线索或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故,请及时拨打“”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