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型职业农民蒋晓霞回村种花生带领乡亲 [复制链接]

1#
蒋晓霞在示范田观察花生长势蒋晓霞慰问贫困群众蒋晓霞给乡村学生送学习用具

河北员网讯(记者张继航特约通讯员樊为肖冯英华)在创业路上,她用坚韧与执着把公司由“0”写成了“1”;在发展路上, 作为一名党员的蒋晓霞,把小花生变成“金豆子”,带领万名易县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在社会帮扶路上,她用责任与担当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家庭。

回农村种花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年,经历了下岗浪潮的蒋晓霞,经市场调研,发现了富硒黑花生发展潜力巨大,于是,她决定回农村老家种花生。

当她带着种子回到老家,不仅没得到家人的支持,还把父亲气病一场。父亲说:“好不容易供你上学跳出了农门,你又回家种地太没出息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她顶住巨大的压力,租下三亩沙地做试验田,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总产量就达到了斤。父亲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在全家的支持下,蒋晓霞更加坚定了自己发展新型特色农业的决心。年,她租种了22亩试验田,引进12个彩色花生新品种。到年,她正式成立了一家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公司还获评“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发展中,蒋晓霞充分认识到黄土地里刨食,不能做“传统农民”,要做就得做“新型农民”。要使自己发展的种植产业在传统农业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搞科技创新。经积极接洽,公司先后承担起省内外多个科技项目,先后培育出易花1号、易花2号花生、加工型花生新品种易禾小籽白,特色高油酸花生等新品种。

年蒋晓霞被易县人民授予“新型职业农民”称号,她的公司在农业部登记花生品种达到22个。

把小花生变成“金豆子”,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易县是山区大县,扶贫开发重点县。家乡的贫困和老百姓致富的渴望长久以来像一根刺扎在蒋晓霞的心里头。随着企业越做越大,她琢磨最多的就是“怎样带领大家伙儿一块致富,为家乡做点贡献。”

产业是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是精准扶贫的“铁抓手”。蒋晓霞所推出的黑花生、金小米等优良品种,抗旱性强,产量高、收益高,正适宜在易县山区种植和推广。在县扶贫办的支持下,蒋晓霞在主良村建立了示范点,在全村推广种植黑花生并一举成功,以种植黑花生为主的特色种植业成为当地村民主要增收的经济来源。为保障群众收益,打消群众顾虑,加强带动作用,蒋晓霞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常年为农民免费提供技术辅导,形成了“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五统一产业模式。

现如今,蒋晓霞的花生产业已辐射到全县21个乡镇、个村,种植面积突破2万余亩,带领近万名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小企业大情怀,出资几十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一路走来,蒋晓霞深知下岗职工的艰难,更深知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不易。因此,在选聘员工时,她总是优先选择当地农民和下岗人员,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她积极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近几年来,她先后出资几十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多名贫困儿童和大学生在她的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她还积极投身于县里的扶贫公益活动,先后到坡仓乡下苇场村、大木台村等多个贫困村慰问70岁以上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到富岗乡河漕村、双合庄村、牛岗乡台底村慰问80岁以上老党员和特困户,并捐赠给富岗乡两台价值达三万元机器。每年“六一”儿童节,她还会带着礼物到贫困村里和孩子们共度节日,给他们带去社会关爱。

蒋晓霞说:“走村串户多了,和贫困群众关系越来越密切,我就希望尽己之力为乡亲们办更多的实事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