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谋划新五年计划,河南最大花生种业公司锚定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210310/8733703.html
                            

原创陈诗昂大河财立方

编者按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关于公布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认定家企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中,河南共有25家农企上榜。

农为国本,本固邦宁。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大河财立方,推出“深读绿公司”第三批系列报道,选取并走访河南部分上榜企业和绿色食品企业,探寻它们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之道,以期扩大河南本土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探索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产业发展新路径,为更多企业发展带来借鉴和启迪。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陈诗昂

一座县城里,将公司英文名也挂在门牌墙上,特别是在一条路上独一份时,显得很特别。

这里讲的是位于开封市尉氏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金沃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金沃野),门脸不大,却是河南省的花生种业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我是民企,起步时举步维艰,一没资金,二没品种。一步步发展起来后,即从战略布局着眼,重点是购买品种、自主研发、拓展市场,同时到全省乃至外省发展基地、建设仓库、购买设备,做企业是永远不能追求奢华的。”公司负责人李宪挺的解释中透着朴实。

大学学农,工作后长期与农民、农村、农业打交道,从事种业工作大概是其天然使命。

对于当前取得的成绩,李宪挺并不满足,“这几年销售额始终没有突破3亿元”。为此,金沃野组建了农科所,开始介入“育繁推一体化”的,并自研出一个品种。他希望用两个“五年计划”,横向扩张产业链,纵向布局研发,成为全国实力、规模的花生全产业链企业。

在最熟悉的赛道做成第一

选择熟悉的赛道创业,是普遍的共识。李宪挺的创业之路也如此。

大学学农,工作后在长期与三农打交道,因此得以发现机会、躬身入局。

“要想丰收,种子是关键。”但多年前,李宪挺看见的,是大多数农民仍坚守使用自留种的习惯,“花生自留种在产量、质量上和新推广种植的优良种子相比相差甚远。”

年,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和酝酿后,李宪挺东借西筹,用万元注册成立金沃野。

创业维艰。为尽快积累“第一桶金”,李宪挺从农资批发入手,种子、化肥、农药,无一不售。“小麦、玉米、花生、瓜菜种子,都卖过,算是二道贩子。”

学农和工作的背景,加速了其原始资金的积累进程。年,金沃野注册资本增至万元,开始将业务聚焦到小麦和花生种子。

为何聚焦?李宪挺的考虑是,当时河南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万亩,花生也以1万亩的种植面积位居。

这时,他不再做二级批发商,而是从河南农业科研院买断品种经营权。这使得金沃野踏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年,金沃野注册资金从万元增至万元。

“单就花生种子来讲,我们的规模(生产推广种植面积)排河南第一,在全国也比较靠前。”这是目前金沃野的行业地位。

突破“天花板”

建设育繁推一体化

买断品种权买成,不是谁有资金都可以的。对此,李宪挺回应说,买断不是难事,但不是谁都能买到第一。

他以所买断的两个“远杂”系列品种举例道:“我从区域实验、生产实验时就已经介入,观察两个品种在河南不同区域的产量、抗病能力。”在李宪挺看来,金沃野能买到好品种,一是操心,二是企业愿意扎这么大本。

他进一步解释道,一家企业要想做大规模,与企业经营者的思路和格局有很大关系。“你到底是为了个人利益化,还是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

李宪挺说,走到如今这一步,跟其长期与农业打交道有关,但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他能把企业当成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平台,能以为社会、为农业事业多做贡献为己任。

坚守这一理念,金沃野的商业版图覆盖全国18个省区,年种植面积达到万亩。

虽然江湖地位稳固,但金沃野并非没有隐忧。“种业行业链条相对比较短,我们的销售额、销售量在细分行业占据第一,但是整体销售额也就近3亿元,一是金额不算大,二是我们在这个数字徘徊了数年。”他说。

于是,李宪挺在年就着手组建了农科所,开始自研。

在李宪挺看来,当时国家提出来种业企业要做成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组建农科所就把“育”这一缺项补齐了。

一个品种已一鸣惊人

年再推出3个品种

“种业研发并没有外界想象中困难。”李宪挺的话,与河南种业企业科研能力普遍不足的现实不甚相符。

他解释说,得益于学农的背景,可以利用的资源和组织的科研力量较多,这些年积累了一些种质资源材料,再加上发展所积累下的资金,研发的基础条件也都具备了。

在受访时,李宪挺不无感慨地说:“有资金以后想做成一些事还是相对容易些。”

目前,金沃野进入推广销售阶段的自研品种,已经有一个。

“虽然听上去不多,但我们毕竟实现突破了。”李宪挺介绍,年研发出的“沃花一号”,去年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已经达到预期。

“产品和专业的科研院所好的品种,是不相上下的。”他说。

据李宪挺介绍,这一品种优势较为明显,横向比较,一是亩产高,大田种植能达到公斤,市面上较好的一般在公斤;二是饱果率高达85%,横向比较一般在80%左右;三是出米率在70%~75%,也好于一般品种的70%。同时,种子适应范围宽泛,在全国18个省市都有种植。

目前,金沃野农科所外聘专家加上自有队伍,研发人员近30人,“明年准备升级为金沃野农业研究院”。按照研发计划,预计金沃野在年将推出3个新品种。

从种子拓展至花生全产业链

对于金沃野来说,横向扩张产业链,纵向布局研发,是必然的选择。

“以当前的布局,发展显然到达了‘天花板’。”在李宪挺的计划里,在做好育繁推的同时,必须在产业、第三产业上做文章,“准备在食用油加工、食品加工和饮料加工上布局。”

围绕花生种业的育繁推,李宪挺的谋划中还有四大基地、九大产业区。

四大基地,即在尉氏县建设20万亩高酸花生原种生产基地、万亩的高油酸花生原料生产基地、高酸花生技术研发高地、食用油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基地。

“四大基地的载体是尉氏县高酸花生种业产业园及周边县区,九大产业区建设在全国主要花生生产区域。”李宪挺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着眼未来,当前首先需要建设高酸花生种业产业园,接着着手九大产区,并同食用油、食品生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根据计划,九大产业区中单个产区种植面积都在万亩左右。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显然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为此,金沃野制定了新的“五年计划”,“从年~年,通过三个‘五年规划’,公司已初具规模。我们计划在第四个、第五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在花生种业领域做到。”李宪挺介绍,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已经在考虑上市的计划。”

一个的动作是,年12月22日,金沃野与河南农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攻关“优质、抗病、宜机收花生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发展”,实现“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希望金沃野是一个全产业链公司,成为花生种业领域,全国实力、种植面积、规模的种子企业,将来我们要瞄准A股主板上市。”他满怀信心地说。

编辑丨丁新湍

原标题:《谋划新五年计划,河南花生种业公司锚定全产业链

深读绿公司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