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猪油胜10副药,这是老生常谈的一句话。
猪油,是五六十年代的主要食用油,因为是从猪肉中提炼出,故得此名。在猪油提炼的过程中,刚开始呈现略半透明液体,常温下呈现白色或浅固体。
在以往,猪油也曾走进千家万户中。一般家庭炒菜时会加入猪油,能让菜品变得香喷喷的;有些家庭也会把猪油制作成酥皮类点心。
不过最近几年来,吃猪油的人群越来越少。现在也流传一种说法,因为猪油含有太多脂肪,不节制地吃猪油可能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家医君给大家讲讲猪油的那些事。
01猪油闻着香,吃着更香
在两广或是湖南的部分地区,猪油拌面、猪油拌粉、猪油拌饭等含猪油的食物依旧可见,甚至还是道受人欢迎的小吃,猪油的名声,更多得益于它闻着香,吃起来更香。
为什么猪油那么香呢?猪油作为最为常见的动物性油脂,其独特的香味,离不开它特有的成分——特殊蛋白质以及甘油酯的分解产物。
猪油中饱和脂肪酸比例达到40%以上,饱和脂肪酸能把油脂、纤维素和淀粉融合在一起,从而让食物变得润滑又酥脆。
它不仅吃起来香,也富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也有帮助。其中它主要含有两种营养:
1、维生素
猪油中的维生素D含量仅次于鱼肝油,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利于生长发育,维持骨骼健康。猪油中也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这是身体必不可少的维生素。相对来说,猪油热稳定性高,烟点高,不易产生有害物质。
2、脂肪酸
猪油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跟黄油和橄榄油差不多。
02猪油有营养,为何还说猪油损害血管?
在过往的认知中,因为营养不良的人较多,患心脏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少,少有相关研究,所以被判断为猪油有利于健康。
其实这种想法太片面,因为猪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其中饱和脂肪占比例,摄入太多饱和脂肪可导致脂代谢异常,诱发肥胖,提高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不仅如此,摄入太多饱和脂肪酸还会导致坏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造成动脉血管狭窄,生成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患心血管疾病几率。
03猪油还能吃吗?
虽然猪油中含有的饱和脂肪可升高坏胆固醇水平,损害心血管健康,但并不代表这不能吃。
猪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占比例的就是饱和脂肪酸,不过也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跟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差不多,后者是一种健康的脂肪,能保护心血管健康,因此应辩证对待猪油。
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肥胖者和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尽量少吃或不吃;健康者无基础性疾病,控制猪油的摄入量,几乎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每天猪肉摄入量控制在30克以内。
温馨提示
成年人每天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10%,若一天摄入千卡的热量,那么饱和脂肪不能超过20克,约等于50克猪油。
不过吃加工食品、奶类、蛋类以及肉类时能摄取饱和脂肪,所以猪油尽量少吃为妙。
日常生活中烹调食物时优先选择植物油,如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和菜籽油等;对于素食主义者来说可以适量的用猪油,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以及三高人群应少用。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家医新年健康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