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白癜风怎么办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7707741.html03:07
百姓看联播·时事|播下“金种子”丰收有底气
要想农业强,先得多打粮。昨天河北新闻联播的头条是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的新闻,其中一项部署关系到咱们每一个人的"饭碗",那就是粮食安全,会议提出要全方面夯实这个根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年,咱们河北粮食产量连续第10年稳稳"站"在亿斤以上,排在全国第七位。
亿斤是个什么概念呢?14亿中国人每天大概要消耗14亿斤粮食,河北一年的产量,足够全国人民吃上50天。
那这丰收背后有啥密码吗?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种子。
很多人都知道,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别看种子个头小,它们可是粮食丰收的关键。邢台市南和区阎里村的种粮大户李江坡对这一点体会更深。前些年,他种的小麦亩产一直在斤上下蹦跶,去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引进了小麦新品种"马兰1号"。
这个"马兰1号",咱们节目里讲了很多次了,它可是种子界的"网红"选手,是我省小麦育种专家郭进考精心培育出来的。
这个种子优点可多啦,它火力壮不怕冷、体格壮不生病,最拿手的还是会干活产量高。
用上优良种,产量大步走。今年,李江坡的"马兰1号"示范田亩产达到了1多斤,拿下了全省小麦亩产的。在咱们华北大平原上,冬小麦亩产一般在斤左右,他们这每亩足足多打了多斤粮食。
李江坡说,不光多打粮,还得少浇水,能省一水是一水。为啥?因为咱们省水资源短缺,而小麦又特别喜欢"喝水"。"马兰1号"这个品种好就好在不仅抗病高产,还特别抗寒节水,以前普通小麦一年要浇四五水,种上"马兰1号"今年就浇了两水。
其实咱们省种子家族的"明星"成员可不少,玉米新品种"冀糯"又甜又糯,一亩能产鲜穗斤,是普通糯玉米的两倍。还有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特色杂粮,这里面都有河北专家培育出的"金种子",普遍高产高效,还特别节水。
眼下,全省多万亩冬小麦长势喜人,其中"马兰1号"种植面积就超过了万亩。我们也期待所有地块都用上"金种子",让中国饭碗盛上更多"河北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