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9月5日讯(记者陈志伟)这个派出所的辖区,包含了目前青岛市“城中村”,这里,也是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主战场”之一。9月3日,青岛新闻网记者跟随青岛“百日行动”媒体参访团一起,走进崂山分局辽阳东路治安派出所,倾听一线民警讲述青岛“城中村”里的警察故事。
温情助力团圆照亮孩子回家路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辽阳东路治安派出所社区民警隋功军秉承“群众事无小事”理念,全力投入社会治安治理工作中。今年8月21日,隋功军收到一面特殊的锦旗。
8月20日,辽阳东路治安派出所接到一位外地老人的来电,诉说其儿子李某某十几年前走失,近期有老乡提供消息说在“城中村”内看到一男子与其儿子十分相似,希望民警能够帮助寻找。
接到群众求助后,隋功军立即根据老人提供的走失信息和相关照片进行查找比对,找寻无果后,他没有放弃,一遍遍耐心走访周边群众。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确认辖区群众李某某很可能就是老人走失多年的儿子。
经过民警多方沟通,最终帮助老两口与失散十五年的儿子团圆。团圆现场,家人相见,相拥痛哭,见者无不落泪。
不放弃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
扎根社区23年,他每天风雨无阻,入户走访。哪里有麻烦事,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今年五十多岁的薛文友,是辽阳东路治安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他心中装的永远是老百姓。
今年8月16日,薛文友又带着一名爱心人士一同慰问“城中村”困难群众“小兰”“小米”和“小凡”,为他们送去大米、花生油、挂面、儿童零食等物品,还有元现金。9月2日,民警又上门看望孩子并送去食品。
“小兰”“小米”和“小凡”是姐弟三个,姐弟三个的年纪加起来不到14岁。三个孩子的父亲刘某没有固定工作,妻子去年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刘某在外打零工挣钱谋生,经常只有三个孩子自己在家,三个孩子只能“大的照顾小的”,年纪的“小兰”也才只有8岁,但是已经可以独立生活并照顾弟弟妹妹。这个家庭生活极端困难。
薛文友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开展帮扶,鼓励刘某乐观面对生活,还经常到其家中探望,送去生活必需品和食品,并积极争取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
“城中村”内群租现象较突出,薛文友对辖区每家每户的情况是如数家珍,遇到流动人口来住也总是第一时间将情况摸清楚。虽然流动人口多,但薛文友对辖区各行各业的务工人员都认识,巡逻的时候,看到有些人困难,他就会询问朋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尽努力帮他们解决生计。
蹲守多日抓获拉门盗窃嫌疑人
今年8月以来,辽阳东路治安派出所辖区“城中村”内盗窃电动车、车内财物案件有抬头趋势,民警经过分析,发现嫌疑人作案手法老练,应为流窜至辖区的盗窃惯犯。
为迅速抓获嫌疑人,消除治安隐患,派出所随即开展有针对性地排查和打击。民警牛春晖、宁允鹏一方面调研走访村内群众,摸清近期在村内新进居住的外来可疑人员情况,另一方面,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车内财物被盗线索,进行分析研判,落实可疑人员身份,最终锁定有盗窃前科的张某某有重大嫌疑。
但是张某某昼伏夜出,经常在多地游荡,给抓捕带来很大困难。民警冒着高温天气,经过多日蹲守,最终于8月3日将嫌疑人李某某成功抓获归案。
经审查,李某某如实供述了自己在崂山区盗窃车内财物的事实。
挨家挨户排查他用脚步丈量社区
“他简直是个工作狂。对他来说,不知道什么是星期天、节假日,只要一有工作,他就来劲儿。一头扎进工作,几天几夜是常事。”这是同事对辽阳东路治安派出所民警张宪春的评价。
虽然辖区内一些城中村面临拆迁,但是对于消防安全隐患,仍不能有一丝马虎。由于一些小贩心存侥幸,觉着省点钱,再糊弄几天就拆了,这反让民警的工作更难开展。
董家下庄社区,原来的人口多人,流动人口少的时候也有多人。这么大的人流量,也让社区的商店、餐馆很红火。作为董家下庄辖区的社区民警,张宪春每天都要一家一家店铺逐一巡查、排查隐患、落实店面整改。“火灾可不会选时间,不排除随时都可能发生。”张宪春说,发现一户整改一户,当天就得要求整改。
两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今年8月26日,辖区群众孙女士将两面锦旗交到辽阳东路治安派出所温强、梁建民两位民警手里,并向他们转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数月前,孙女士报案称:与一男子发生矛盾纠纷,造成钱款损失,给自己带来很大生活困扰,情绪一度十分激动。接到报警后,温强、梁建民迅速开展工作,一方面与孙女士积极沟通,安抚其情绪;另一方面,根据孙女士提供的线索,迅速开展工作。
经过多方联系沟通,终于成功帮助孙女士挽回经济损失。孙女士表示,“没想到机关会将自己的小事儿放在心上,办事如此高效,出了事才知道站在群众身后的是机关,让人安心。”
辖区群众被骗27万余元民警跨省抓捕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本低,追踪难度大,嫌疑人往往为求财铤而走险。辽阳东路治安派出所民警温强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给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醒群众可能遇到的各种“陷阱”。
今年4月,辖区张女士报案称,被一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