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油。
食用油分很多种,买油的时候时常会看着满货架不同的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紫苏油、橄榄油.....眼花缭乱,不知道买哪个才好。
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那么这些食用油究竟有什么区别,哪种更有利我们的健康呢?下面我们来仔细讲讲。
食用油的区别
说到区别,得先知道食用油是由什么组成的,才可以区分归类。
一般而言,动物油脂多由饱和脂肪酸组成,它们在常温下以固态形式存在,比如猪油、羊油、牛油等动物油脂。
植物油脂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常温下以液态形式存在,比如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亚麻籽油等油脂。
食用油中含有最多的营养素就是脂肪,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大家平常所吃的食用油中通常都包含这两类脂肪酸,只是其组成比例不同而已。
图片来源:pexels
食用油的归类
按照脂肪酸组成比例的不同,我们将食用油分成四类:
第一类:葵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
第二类:亚麻籽油、紫苏油等。
第三类:橄榄油、榛子油、牛油果油、杏仁油、菜籽油、茶籽油等。
第四类:猪油、羊油、牛油等动物油脂。
食用油的选择
动物性油脂当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经常摄入会增加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所以不推荐经常食用第四类油。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从前三类油的区别来看,第一类食用油中富含亚油酸(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第二类食用油中富含α—亚麻酸(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第三类食用油中富含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我国居民n—3不饱和脂肪酸缺乏情况较为严重,而n—6不饱和脂肪酸已经超过了人体所需量。
图片来源:pexels
总结一下就是,生活中大部分人第一类食用油吃得太多,第二三类食用油吃得太少。所以建议增加第二类和第三类食用油的摄入频次,三类油更换着吃。
食用上的注意
1、要限量
不论什么油,吃多了都会增加肥胖、血脂异常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用油的量控制在25g—30g,约白瓷勺2—3勺(满满的)。
2、这些油要少吃
对于猪油、牛油、羊肉等动物荤油,棕榈油、氢化植物油、椰子油,以及反复使用的油脂等,要少吃或者不吃。
3、“宝宝”也该吃油
脂肪的摄入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宝宝”膳食脂肪的主要来源就是以奶类为代表的动物性食品和食用油。
从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之后,首先应该保证奶类食品和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的宝宝应该在餐食中适量添加油脂。
图片来源:pexels
食用油的购买
1、建议购买小包装油
购买食用油,推荐购买不同样的小包装油脂,生活中更替使用,摄入多样且均衡的不饱和脂肪酸。当然,也可选择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配比而成的调和油(前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