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品牌定位聚焦方法论 [复制链接]

1#

一、品牌理论经过三个阶段发展流派:

第一、USP理论独特销售主张瑞夫斯;、是品牌形象论大卫.奥格威开创;第三、是品牌定位论里斯和特劳特开创。

二、定位理论的三大贡献:

第一、竞争的目标是顾客心智;、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品牌;第三、品牌是品类及其特性的代表。

三、品牌为什么要品牌定位?

第一、产品极度丰富富饶;、产品同质化严重;第三、产品价格战利润薄;第四、企业如何竞争中胜出;第五、广告信息极度泛滥;第六、顾客不知该如何选择。

品牌定位常用几种方法:分别是聚焦、对立、分化、抢占、关联、创新、开创、差异化等等。聚焦的2种方法就是聚焦品类或特性。

顾客心智是有规律的,如果定位不知道心智规律,就很难找到定位的本质。只有抓住了本质,你才会知道为何这些方法论是有效的。

《定位》中讲到:人们的心智是有限的,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心智遭受信息轰炸,人们的防御就是让心智极度简化。

极度简化信息基于心智规律,最终总结出一个词语用来占领心智定位理论:顺丰快递代表快,宝马代表驾驶,奔驰代表尊贵,老干妈代表辣椒酱等等。成功占领了顾客的心智大脑,成为顾客有需求时的,成为品类代名词。

顾客心智规律有几种类型:心智喜欢第一、心智喜欢简单、心智容量有限、心智缺乏安全、心智难以改变、心智会丧失焦点、心智分类存储、心智喜新厌旧等等。

心智第一定量:心智容量有限。

第一种:聚焦品类

顾客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品牌成为品类的代名词,你的品牌就成为这个品类的头牌。所以有人说品牌即为品类头牌。

品类就是你在购买过程决策中做最后一级购买分类,一般对应品牌能够完成购买选择;

比如:你说自己要买电器,就会问你买什么电器,电器不属于具体品类。你说买空调,就会问你,想要买格力还是美的。

格力聚焦空调,九阳聚焦豆浆机,格兰仕聚焦微波炉,老干妈聚焦辣椒酱,妙可蓝多聚焦奶酪等等都是聚焦具体品类。

品类对应关联需求,顾客有需求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这些。比如粒上皇聚焦现炒板栗,板栗是炒货里面的核心品类。

种:聚焦特性

一个品类有很多特性,首要特性或是一级特性是品类的品类,一般品牌要占领首要特性。

比如油烟机的首要特性是大吸力,那么老板就占领了大吸力油烟机的特性,成为油烟机;

洗发水有很多特性,特性对应顾客需求,需求对应顾客痛点麻烦或者梦想。海飞丝特性就是去屑,飘柔特性就是柔顺,潘婷特性就是营养护发;

巴奴聚焦毛肚火锅,太二聚焦老坛子酸菜鱼,VIVO音乐手机,OPPO拍照手机……

聚焦特性是中小企业创业打造品牌的路径之一。

顾客会对自己的需求品牌,品类,特性进行排序。比如顾客逛街累了想喝水。首先想的是渴了喝水,喝哪种水(品类):可乐、纯净水、矿泉水、牛奶、功能饮料?比如想喝可乐,此时大脑中就会思考是喝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

第三种:聚焦人群

聚焦人群在定位理论里面是不成立的。为了更好表达和描述,聚焦心智中的人群分类。

比如:百事可乐聚焦年轻人的可乐,成功和可口可乐一争高下,百事可乐在没有定位年轻人可乐之前,采取了许多种常规营销方法都很难和可口可乐竞争。

百事可乐之前营销策略有:容量比对手多,价格比对手低,甜度比对手甜,促销活动多,口感比对手好喝,甚至是举行试喝赢了比赛也无济于事,最后想要把企业卖给对手可口可乐,但被拒绝了;直到后面百事可乐聚焦年轻人的可乐(在定位界一般把这个案例确定为对立定位的典范案例),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和可口可乐成为碳酸饮料两个霸主。

第四种:聚焦价格

定价就是一种战略,价格决定地位,如果你想成为,那么你首先得是价格领导,必须要符合人们的认知预期。

你说你是,结果价格比较低(和对手相比),价格就决定了你不是。

比如:

小米定位就是性价比超值的智能手机;苹果定位就是价格最贵的智能手机;7天、如家、汉庭定位经济型连锁酒店;西南航空定位廉价经济型航空公司;安徽,宣酒定位小窖酒,元左右超级产品白酒。

第五种:聚焦区域

中国市场超级大,一二线城市是一种市场,三线四线属于另一种市场。南方城市,北方城市,西部城市,东部城市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在中国随便一个产品,一个品牌都能够聚焦成为区域的第一。

冰峰,北冰洋都是聚焦区域品牌,成为区域细分市场的头牌品牌。

老乡鸡聚焦安徽区域打造品牌的典型案例,定位安徽的中式快餐,通过成为安徽第一,迅速向周边城市扩展分店。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中国快餐品牌,总店数有多家店铺。

老娘舅聚焦长三角区域,聚焦米饭快餐,推出吃饭要讲究,就吃老娘舅。在杭州,上海,南京都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一加一天然面粉,聚焦天然面粉,聚焦小孩健康面粉,聚焦北方区域成为第一,成为面食餐饮企业推荐品牌(西贝、九毛九推荐使用);

区域品牌也是中小企业打造超级品牌的捷径之一。

第六种:聚焦渠道

现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也诞生了很多通过渠道打造的品牌。

渠道:淘宝、天猫、抖音、小红书、美团、亚马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