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今天是父亲生日,我回了趟家,有幸赶上湾里打鱼。
湾里每年过年都要打年鱼,这一风俗习惯从八十年代初分田到户延续至今。好多年没有机会见到打年鱼的场面了,今天见到倍感亲切。
姚集李集村打年鱼图:英子
因为临近年关,湾里在外打工、上班、求学、做生意的人大多都回家了,平时冷清的湾子,随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热闹了。
上午9点多钟,气温稍微升起来,就开始撒网打鱼了。湾里从身体健壮的老人到青年学生都加入到打鱼的队伍里来了,人们像参加一种神圣的仪式一般,穿着防水靴,不约而同地来到塘堰边。小孩们跟在大人屁股后面欢呼着:打鱼过年啦!
姚集李集村打年鱼图:英子
打鱼的人从塘堰的一端撒下渔网,塘堰两边各一队人马开始向塘堰的末端方向拉网。这时湾里有个多年打鱼经验的人放下鱼筏(用两根木头连接两只同样的桶),坐上去,手拿一根鱼叉在拉行的渔网后面不停地驱赶着渔网里的鱼往前游,时而左边,时而右边,快到塘堰的末端,就开始收网了。
姚集李集村打年鱼图:英子
这时,网里的鱼跳跃起来,等网收拢到岸上,白花花的鱼都显露出来了。人们欢喜地把网里的鱼捞起来扔到岸边的平地上,里面有草鱼、鲢鱼、胖头鱼、黑鱼、鳊鱼,最大的有十多斤重。
太小的鱼,被湾人放回池塘,等来年长大再打捞,这可能是年年有余的一种意义吧。由于人手多,第一网鱼很快打捞上来了,接着开始打第二网鱼了,一般一个塘堰撒三次网,不管打多少就算打完了。
姚集李集村打年鱼图:英子
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把鱼装进一个个蛇皮袋子里,运到湾里宽敞的水泥地上,由湾里几个主事的老人将所有鱼过一下称,算出总重量,再统计一下湾里的总人口数,算出人均能分得多少鱼。说笑间,湾人已将鱼分好,乐呵呵地扛回家。
正午,父亲把我家分得的鱼提回来了,随后他把一条肥大的胖头鱼提起来,收拾干净,让母亲烧煮给我们解馋。
姚集李集村打年鱼图:英子
我把灶膛的火烧旺了,母亲将花生油倒入锅中,丢入姜片,放入剁好的鱼头、鱼块,炕到两面呈微黄色后,放入两三个干红辣椒,撒上盐,倒入温水焖煮,至汤汁呈乳白色,再放入葱花、胡椒粉,一锅香喷喷原汁原味的鱼汤就出锅了。
鱼汤一上桌就成了我们的专宠,香鲜嫩滑的鱼肉,醇香可口的鱼汤,让人久久回味——回味家的味道,回味年的味道。
姚集李集村打年鱼图:英子
随着时光的流逝,生活的变迁,故乡很多带着浓浓年味的风俗习惯已渐渐被人们遗忘。愿故乡打年鱼这一风俗习惯,永远延续下去。
愿故乡的年味浓浓。
本文作者英子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英子,黄陂姚集人,现居黄陂长岭。一个爱生活,爱文学,爱摄影,爱户外运动的黄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