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多措并举,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帮助企业解难题,兑现各项财政奖励、补贴资金和金融支持资金达9亿多元,全力以赴推动各行各业复工复产、达产满产,提振信心,共克时艰,加速“重启”发展新引擎。
企业复工复产资金是保障,为了支持企业达产满产,襄州区协调银行为企业提供8.23亿元的低息贷款。就在这两天,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1亿元的贷款已到账。
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邹大友说:“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之内,他们很快就把这个资金下放下来,分别是我们正大食品公司1个亿、正大农牧公司1.5个亿,正大饲料公司0.5个亿,累计贷款3个亿”。
襄阳正大作为一家从事玉米种子生产、饲养加工、生猪屠宰、食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牧企业,此次疫情期间,因为原材料价格偏高和供应不足问题,导致正大公司生产线一直处于不饱和状态。襄州区政府帮助协调银行给正大贷款3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这一块儿的资金有力的解决了我们这个饲料生产原料采购的问题。我们第一用来采购我们与生产相关的这些生产资料,有力地保证了我们正大食品公司,在2月15号我们顺利的投产。同时对推动我们后期的满产满销也会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邹大友说。
3月24日,襄州区召开了支持企业达产满产财政金融政策奖励大会。会上,区政府拿出7千多万元钱奖励、补贴企业,支持企业尽快达产满产。
襄阳市襄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君告诉记者,区政府一方面压缩了政府性的一般开支,另外盘活了存量资金,从多种渠道筹集.56万元,用于及时兑现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奖励。其中兑现3家企业贴息资金.96万元,兑现5家企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03万元,对企业的厂房补贴、水电补贴也及时予以解决,帮助企业增加了资金的流动,减少了企业资金的占压。另外在防疫期间,也组织金融机构,一对一的全面深度跟企业合作,共组织7家银行,已对20家企业发放金融贷款5.26亿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让企业发展有了信心和动力。在襄阳长源东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名工人已经到岗,处处都是工人忙碌的身影,28条生产线全部实现满负荷生产,订单任务满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年实现销售收入11.55亿元的基础上,年完全有信心增长10%的预算目标。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刘网成说:“我们这次收到了襄州区政府给我们的贷款贴息奖励一共是万元,这笔钱很好地缓解了我们在这个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的压力问题。我们将用这笔资金继续购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这样的话能很好地弥补受疫情影响而落下的这部分产能,争取完成年初制定的经济目标任务。”
不仅有资金支持,更有政策帮助。襄州区对税收减、免、缓和水、电、气价格优惠等可直接执行的政策措施,及时落实兑现到位。经初步测算,仅2-6月全区社保费免征约万元。其中减收企业养老保险万元、失业保险万元、工伤保险万元、职工医疗保险万元。襄州区还为各家企业印制了金融支持政策汇编和工业企业支持政策汇编,最大限度争取各项政策支持。这些实打实的政策和福利让企业得到了实惠。
“社保的三项基金免征5个月,我们企业大约获得60万的实惠,疫情期间襄阳鲁花纳入省、国家重点性生产企业名单,目前我们企业已向襄州区发改局申报了,并且我们也能享受到贴息大约是万元左右。”襄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徐光说。
在襄阳鲁花浓香花生油生产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花生油,一壶壶浓香花生油源源不断下线保市场供应。公司一个个高耸的成品油罐里,存着满满的花生油。据介绍,自3月2号复工以来,公司日产量达到30吨,基本上恢复到同期生产水平。
襄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总经理盖绍君说:我们将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大力地拓展电商渠道和其它的营销渠道,努力地把公司今年的销量和产值因受疫情影响造成的损失弥补上去。虽然对我们的压力很大,但是我们也有非常大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实现今年16亿的销售目标。”
截止到3月31号,襄州区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返岗率达98%,预计4月份将全部实现满负荷生产。眼下,襄州企业开足马力,一手抓战疫,一手抓发展,发展的引擎正在加速“重启”,奋力赶超全年经济目标任务。(经济日报记者柳洁通讯员任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