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战略布局。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邯郸场景之一,围绕建设农业强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永年区通过、企业、农户、金融、保险和科技院校等多方联手,推进农业联合生产,既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种粮出现的难题,又让土地利用率提高了10%,为促进规模经营、保障粮食安全探索了新路径。
据了解,我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全国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地位。到年,我市将新建高标准农田万亩,总量达到万亩;打造万亩粮食生产示范区,建成集节水增粮增效为一体的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市;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万亩。大力推广全产业链托管服务,粮食生产功能区社会化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粮食产能持续稳固,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总产亿斤以上。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年以来,我市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精品蔬菜、道地中药材、沙地梨、强筋小麦、优质谷子、高油酸花生、优质生猪、优质蛋鸡、优质肉羊、高端乳品等10个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显著提高。
走进肥乡区乳旺奶牛养殖基地,整洁的牛舍内,一头头健硕的奶牛在舒缓的音乐中悠闲休憩,一旁的挤奶车间,随着重型转盘挤奶机启动运转,奶牛自动排队上机挤奶,整个过程基本不需要人工参与。
为了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粮油等重要农产品和肉菜蛋奶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计划到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万亩,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其中设施蔬菜发展到40万亩;水果面积达到35万亩,产量67万吨;棉花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4.5万亩,产量达到40万吨。全市生鲜乳产量达到40万吨。
与此同时,我市多措并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到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全市行政村通村公路实现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功能齐全、链条完善的农产品仓储物流体系。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带动乡村振兴水平整体提升。
来源:邯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