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感情,应该专一,但家里吃油,应该“花心”一点,不同的油,搭配着吃才更好。
煎、炸、炒、凉拌……不同的烹饪方式,要区别用油。不同的油,其脂肪酸的含量和种类都不一样。不同的人群,老年人、血脂偏高、血糖偏高的人等,适合吃的油也不同。所以,混搭着用油,才能避免单一用油导致的营养元素单一、菜与油不匹配、人与油不般配等等弊端。
猪油、菜籽油、花生油、橄榄油……各有长处,各有短处。如何合理搭配,扬长避短?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猪油
近些年,猪油的口碑越来越差了。脂肪多,让人变胖,对心血管不好,容易让人患心血管疾病等等。其实,猪油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的不堪。
的确,猪油的饱和脂肪的含量高。肥胖、血脂血压偏高的人要控制用量。
然而,猪油也是有优点的。
富含维生素D
一勺猪油含有的维生素D,仅次于鱼肝油。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机体生长和维持骨骼健康。
猪油也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等其它人体必需维生素。
热稳定性高
我们都知道,温度越高,油越容易分解,而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
和植物油比,猪油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所以,爆炒、煎炸的时候,用猪油比植物油更健康。
炒菜时,如果这道菜里已经有了肉类,就用植物油炒,如果是纯素菜,可以用猪油炒。这样就可以调节脂肪的摄入量了。
平时爱吃肉的话,食用油尽量选择植物油为主。长期吃素的人群可以选择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猪油。
菜籽油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油。
菜籽油富含维生素E、胡罗卜素、各种脂肪酸、磷酸等。其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及亚油酸的含量非常高,利于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
菜籽油的胆固醇含量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怕胆固醇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菜籽油一般还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
菜籽油里的芥酸含量特别高,大量食用,可能会危害健康。
目前已经有研究人员,以动物为对象做过研究。结果表明大量摄入含芥酸高的菜籽油,可致心肌纤维化引起心肌病变;引起动物增重迟缓,发育不良;生殖力下降;血小板下降。
芥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目前尚存争议。
正常人摄入适量芥酸是没有问题的,人体可以分解消化芥酸,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但是心脏病患者要注意。
炒菜时,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并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大豆油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也叫作“色拉油”。
大豆油的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并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大豆油在高温下不稳定。高温烹饪时,容易产生油烟和有害物质。因此建议高温烹调时尽量避免用大豆油。
健康的吃法是用来低温烹调,如做面点、煲汤及调馅。
花生油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4∶,是均衡型植物油。
适量食用花生油,利于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一般适合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尽量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
橄榄油
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因而,橄榄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橄榄油不耐热,一旦油锅起烟,就会产生烟雾及有害自由基,增加癌症、中风和白内障等疾病危险。
最好是用橄榄油凉拌、烘培、嫩煎食物,也可用水煮菜后,浇上橄榄油食用。避免油炸。
有人说,既然橄榄油这么好,我就把家里的油换成橄榄油,别的油不吃了!这样不是更健康?
大家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文章开头就说过了,不同的油,其营养成分和含量都不同,像橄榄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低,平常只吃这一种油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