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产品走货不畅花生加工企业遭需求杀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怎么样 https://m.39.net/disease/a_9363018.html

“现在榨油车间基本处于停工检修状态,去年这时候可是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烟台欧果花生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少彬指着空旷的车间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王少彬遇到的问题也在其他花生产业链下游加工企业中上演。记者调研发现,受“买涨不买跌”观念影响,年国内企业收购花生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随着下游需求呈疲软态势,花生油厂和食品加工厂走货不理想,花生食品加工厂甚至面临原料价格涨幅超过制成品价格涨幅的压力。不少企业在海外以“一口价”的方式签订了新季花生采购合同,未来可能面临汇率、海运、花生质量等多重风险,颇具“富贵险中求”意味。

下游产品需求疲弱

4月末,正值旧季花生收购尾声。

记者在调研中获悉,去年10月至今年4月,花生产业链的生产和贸易端经历季节性售粮高峰后,目前农户和贸易商手中余粮基本销售殆尽,收购端大型油厂目前已接近完成本年度收购任务,以小榨为主的中小型油厂预计将收购至6-7月。

然而,手握大量花生,花生油和花生食品却走货不畅,这让不少下游加工企业犯了难。

记者在烟台欧果花生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加工厂看到,宽敞的榨油车间内不见机器运转,仅有寥寥几位工人在粉刷地面。据王少彬介绍,花生油厂以销定产,受下游需求下滑影响,今年花生油订单较少,正在停工检修。“我们一般不会选择这个时间检修,但确实是没有订单。”

不只是花生油,花生食品需求同样不尽如人意。

王少彬称,花生作为休闲食品,并非消费者必选项。在当前消费环境下,中低收入人群对于可选消费偏好降低,对价格敏感性提升,削弱了花生制品需求。

另外,受海外疫情反复及海运费大幅上涨影响,今年花生食品出口景气度也受到影响。记者在乳山市金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作为一家从事花生制品出口的专业生产厂家,其今年1月出口日本的订单量减少20%,2月之后逐步恢复正常水平;4月,随着海外疫情蔓延,出口再次受到影响。

消费场景转变

回顾年,花生油及花生食品需求均迎来一波升势,充足的订单使得油厂24小时不停运转。那么,为何今年需求突然下降?

记者在调研中找到答案:消费者的消费场景有所转变。

一同参与调研的方正中期期货研究员王一博告诉记者,去年疫情期间,外出餐饮消费较少,家庭餐饮消费较多,花生油更多地对应家庭餐饮消费,因此去年花生压榨厂较为繁忙。今年,疫情对生活的影响逐渐消散,人们由家庭餐饮消费转为外出餐饮消费,而外出餐饮更多消费的是豆油和棕榈油,因而花生油需求下滑,油厂订单减少。

进一步看,尽管去年花生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但国内企业收购花生的热情空前高涨,较高的收购成本也为今年产业链下游走货增添压力。

“中国人偏好买涨不买跌,年我们几乎把全世界的花生和散油‘扫荡一空’。”王少彬说,“年出现了历史上最疯狂的‘买买买’,中国企业买完花生后,还把美国小油厂的远期合约签订下来。”

谈到需求下滑对下游加工企业的影响,王一博认为应区分看待。“目前花生价格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对于食品加工厂来说,原料价格涨幅超过制成品价格涨幅,压力较大。对于油厂而言,虽然走货不理想会带来一定压力,但目前油厂压榨利润处于较高水平,整体看油厂盈利压力其实不大。”

企业寻找避险良方

目前不少企业在海外以“一口价”方式签订新季花生采购合同,且单笔订单量较大。然而,此种采购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一是汇率风险;二是海运风险,包括运费、运力以及运输中间可能出现的争议等风险;三是质量风险,当前新季花生多数未播种,每年花生出产的平均质量可能出现波动。

据了解,花生是一种完全市场化的品种,价格呈现高度波动特征。如何在市场变化中保障自身经营利润是业内颇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