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年一部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席卷了海内外各地,让许多人了解到了中国武术,也了解到了少林寺是什么样子。自那一年后,有关少林寺的影视剧越来越多,但在许多相关作品里,和尚的形象都是肥头大耳的,可是和尚是出家之人不是不沾荤腥的吗?那为何他们的身材都显得有些肥胖呢?
其实说到这个问题不得不让人想起明太祖朱元璋,他在创立大明皇朝之前曾在皇觉寺出家当过几年和尚,那个时候因为他家里十分贫穷且当地还闹了瘟疫,为了能填饱自己的肚子所以他便去寺庙出家当了和尚。从这里可以看出和尚的伙食其实还挺好的,而至于为什么很多和尚即使不沾荤腥但都肥头大耳,答案其实就藏在他们的饭菜里。
佛教的兴盛
在众多的宗教之中,除了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而外,其他的宗教都是外国传来的,这其中也包括历史悠久的佛教。在两汉时期,佛教就已经从印度传到了中国,只是当时的人们对于佛教的了解并不多所以才没有兴盛起来。
佛教真正开始盛行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以“仁政”为主要思想的儒家学说已不再适用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而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还在初生阶段,没有大范围的被统治阶级以及民间百姓所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急需有一批新生的宗教来稳定政府的统治,而佛教便在此时应运而生。
在历史沿革当中,佛教一直都跟统治阶级挂钩,因为佛教的传教理念当中有“长生不老”一说,而道教则信奉“无为而治”,所以佛教比道教更适应统治者的需要。那么对于佛教的传教场所寺庙来说,大部分都是由统治者给予寺院土地然后再由寺庙中的和尚进行农业生产,最后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链,统治阶级再时不时从中拨款用于兴建寺庙等等。
所以总得来说寺庙不同于别的场所,它是为了配合统治阶级而产生的,那么寺庙的经费、生活费等来源其实都不会很难,毕竟统治阶级还会给寺庙补助。而寺庙当中和尚的生活相比其他普通平民百姓来说其实要好得多,所以怪不得朱元璋在生活过不下去的时候还去出家当和尚,因为至少在寺庙里他饿不死。
不沾荤腥的饮食
解释清楚了寺庙兴盛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很多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愿意出家当和尚之后,便要来解释为什么和尚不沾荤腥却还是一个个都长得肥头大耳的。很多人都觉得人会长胖是肉吃多了,但其实如果光吃肉其实是不会长胖多少的,真正致使人长胖的是一种名叫碳水化合物的东西,而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便是大米和馒头。
寺庙里的和尚虽然不沾荤腥但他们是吃饭的,而且若是在北方的寺庙则会吃两三个大馒头,而不管是米饭还是馒头都是满满的碳水化合物。再想一想和尚在寺庙里主要是打坐、念经,平时除了打扫寺庙也不太进行什么运动,长此以往吃下去的东西太多而又没有通过运动消耗出去,那么长胖也就很正常了。
除了这方面外,寺庙里和尚的饮食也不全是水煮菜,他们用的油都是菜籽油还有一些是花生油、玉米油之类的。其实不管是什么油都含有大量的脂肪,所以即便不用动物油做菜也不沾荤腥,只要吃下去的食物热量大于身体自身消耗的热量,人类就会长胖。对于和尚而言,他们平日里吃得多动得少,所以日积月累下来当然个个都会变得肥头大耳的。
总结
其实关于长胖一事在男女性别上也有差异,男性因为雄性激素的影响比女性更容易发胖。所以不管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生活中,寺庙里的和尚总比尼姑庵里的尼姑要胖上不少。很多人都不懂他们在不沾荤腥的情况下是如何长得肥头大耳的,而有些人还猜测说是一些和尚破了荤戒,但这样的说法是大错特错的。和尚会长胖一是他们的饭菜并不差,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运动,所以长此以往下来才会变成人们眼中肥头大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