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血透膳食No33凉拌热炒煎炸都
TUhjnbcbe - 2021/11/6 4:17:00

血/透/膳/食

第三十三章

作者

朱卫国

编辑

郁婉扬

审阅

智安

这是肾·一样的人第篇原创文章

一起经历一起学习

_______

凉拌或直接食用

这类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烟点比较低,不适合高温加热,适合凉拌、沙拉,添加到食物中直接食用。一般包括橄榄油、亚麻籽油、核桃油等,还包括常见的香油也就是芝麻油。

橄榄油

属木本植物油,是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很早开始食用橄榄油,现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被称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

橄榄油脂肪酸含量比例为:饱和7.3%、单不饱和64%、多不饱和26.8%,单不饱和脂肪酸占大部分。

橄榄油熔点0度,烟点度,适合凉拌或轻炒。比如西餐沙拉的油醋汁,我们拌凉菜也会经常放酱油、醋、油,油可以用香油、橄榄油等。轻炒,是热锅凉油,稍一冒烟就放菜,橄榄油炒蔬菜比较好,不用葱姜蒜炸锅,会有一种清香味道。橄榄油不适合我们传统的大火爆炒以及煎、炸。

橄榄油除了食用会广泛用于皮肤外用,通常还会加入甘油、维生素C、维生素E等。透析患者皮肤干燥,尤其北方秋冬季,橄榄油护肤用品保湿润肤,洗澡后尽快涂抹效果最好。

茶籽油

油茶籽榨出的油,油茶籽含油率一般为25%~35%,脂肪酸比例和橄榄油相似,但是烟点要比橄榄油高很多。

茶油可以拌凉菜,也有一种独特味道,有人喜欢可能也会有人不喜欢。茶油烟点高,也可以煎炒烹炸,香味会比较浓郁。橄榄油不太适合中式烹饪,但茶油就比较适合我们的大火猛炒风格。

亚麻籽油、核桃油

不饱和脂肪酸占90%以上,其中多不饱和占不饱和脂肪酸的接近80%。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属于比较健康的油脂。烟点比较低,不适合热炒,只适合拌凉菜,或直接添加到食物中或涂抹在食物上食用。每天摄入量也不要太多,5-10克之间。

香油

压榨的芝麻油是炒熟的芝麻榨出的油,比如常见的小磨香油,香味浓郁,常做为凉拌菜,尤其在北方,凉拌、热汤总喜欢加点香油提香。

压榨的芝麻香油烟点也比较低,但精炼的芝麻油烟点较高,可用煎炒烹炸。香油因为是我们常见的可以直接使用的油脂,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了很多小偏方来解决很多问题。

芝麻酱,炒熟的芝麻磨碎后制的酱,常用于做面食、拌面、蘸料等,因为芝麻酱包括了芝麻的全部,基本上和芝麻成分差不多,所以钾、磷会比较高。

热炒

炒菜的油,尤其是中式炒菜,油温要求都会比较高,大家炒菜看油热不热,一般都会看冒烟了没有,所以烟点是一个重要判断指标。但有的油冒烟点温度低,中式炒菜炒不好。

中式炒菜喜欢油温高、大火猛炒,所以需要用冒烟点温度高的油。

食用油加热后冒烟实际上是一个油脂受热分解过程,甘油三酯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而甘油受热后会进一步分解为丙烯醛,丙烯醛对人眼和呼吸道都有强力的刺激作用。所以烟点就是食用油口味和营养价值开始变化的温度,大油烟对身体很有害处,我们需要注意。

我们常说的油温三成热大约90度,六成热度,七成热度,八成热度,一般炒菜用七八成热,也就是-度,烟点在度之上的就可以,比如菜籽油、花生油、豆油等。

菜籽油

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60%以上。菜籽油原来含芥酸比较高,有一股“青味”,现在加工方式改进很多,味道已经很低了。

菜籽油虽然和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不多,但它的“青味”不象橄榄油的清香气味,不适合来拌凉菜、沙拉使用。菜籽油烟点较高一些,一般会用来炒菜,但也不太适宜用来油炸,油烟太大了。

煎炸

油温要求更高,度以上,而且时间更长,一般会使用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或是煎炸调和油。

豆油

用大豆榨出的油,一般大豆脂肪含量是16%,高油大豆在20%以上,转基因大豆的脂肪含量和出油率会更高一些。

转基因大豆油能吃吗?

现在的转基因大豆已经占了全球大豆产量的大部分,可以提升大豆榨油的出油量,所以大部分大豆油也都是转基因大豆油。

对于大豆油来说,大豆经过很多过程的加工,提炼出出来的基本是甘油三脂的脂肪,不会含有基因物质。但是可能还会有残余蛋白质、溶于水的DNA片断等。

饱和脂肪,比如牛油、棕榈油等,烟点较高,也适合大火煎炸食物。

油炸食品反式脂肪酸高吗?

食用油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在长时间、高温的情况下,反式脂肪酸会快速增加,炸制的食物反式脂肪酸含量也会比较高,特别是炸东西的油反复使用的。

相比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脂在炸制食物时,反式脂肪酸增加会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少,饱和脂肪酸比较稳定,不饱和脂肪酸更易氢化,比如棕榈油在炸制食物会比花生油、大豆油的反复脂肪含量少。

椰子油

椰子油好吗,还挺贵的?椰子油是个神奇的存在,植物油80%多的饱和脂肪,常温24度下固体,雪白雪白的,稳定性是极好的。

椰子油的饱和脂肪是猪油的两倍左右,饱和脂肪还是不能摄入过多,过多摄入对身体还是不好的。

但说椰子油好的是因为中链脂肪酸,这类脂肪酸叫月桂酸,简单说就是它比较短12个单位,常见的脂肪酸大多是长链脂肪酸,一般会在18个单位以上。牛奶、母乳中也含有很多中链脂肪酸。

中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有什么区别呢?在脂肪酸吸收、转运时会有区别。

中短链脂肪酸会直接通过肠细胞进入血液,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吸收很快。而长链脂肪酸要重新组合成甘油三脂,通过淋巴系统形成乳糜微粒进行血液。

需要产能时中短链脂肪酸会直接可以进入细胞线粒体,而不用左旋肉碱带领;长链脂肪酸必须经由左旋肉碱带着才能进入细胞线粒体。左旋肉碱就是我们常常使用的左卡尼汀,因为透析会透出很多游离左卡尼汀,所以我们需要适量补充,好保证足够的左旋肉碱带领长链脂肪酸进入细胞线粒体产能,说左旋肉碱能减肥也是基于此。

椰子油毕竟是饱和脂肪,具有饱和脂肪酸的基本特征。至于宣传椰子油的多种保健功效,还有减肥的作用,喝油减肥似乎也不大靠谱。

椰子油外用还是很好的,是很多护肤、护发、香皂产品等的比较好原料。

糖果巧克力

糖果巧克力是我们经常备用的,在透析时吃巧克力会更适合,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普通糖果比如一些硬糖、软糖要很长时间溶化,需要咀嚼,又躺着,很容易卡着,巧克力入口即化,不会产生危险,就很适合。

巧克力钾磷高吗?我们吃什么巧克力合适?

巧克力钾磷还是比较高的。巧克力根据可可脂的含量以及添加物质比如糖、牛奶、坚果等会分成很多种,适合我们的是加糖的黑巧克力,口感会好一些,同时钾、磷也会稍低一些。

可可脂含量高的巧克力钾、磷会很高,添加了牛奶、坚果等原料的巧克力由于牛奶、坚果的钾、磷比较高也不太适合。

另外巧克力威化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多,巧克力较少,钾、磷也会稍低一些。巧克力好不好主要看可可脂的种类和含量。

可可脂是巧克力的主要成分。

可可脂是可可豆经压榨制得,脱皮可可豆含油50%-55%。可可脂熔点34-36摄氏度,一般室温下固态,入口即化,这跟它的甘油三脂结构有关。可可脂做成的巧克力,口感细腻丝滑、香味浓郁。但可可脂价格比较高,很多巧克力会用代可可脂来制作。

代可可脂,是一种人造硬脂,一般分为月桂酸硬脂和非月桂酸硬脂。

月桂酸硬脂由月桂酸油脂氢化而成,如硬化棕榈油,由较短的碳链脂肪酸的甘油酯组成,饱和程度高,制成的巧克力在高温下易变形、与天然可可脂相溶性较差,容易起霜发花,味道清淡,熔点较宽,制成巧克力有蜡状感,有的有皂味。

非月桂酸硬脂是由大豆油、棉籽、米糠油等氢化制得,溶点34-40度,口内溶化较慢,制成的巧克力有蜡状感。

代可可脂的结构与天然可可脂大不相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脂肪酸。

代可可脂巧克力口感较差,没有香味,通常溶点要比可可脂高一些,氢化油脂中可能还会含有反式脂肪酸。一般代可可脂含量超过5%的巧克力需要标明是代可可脂巧克力。

还想看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透膳食No33凉拌热炒煎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