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喜大普奔14名省青年创新人才协会会员入
TUhjnbcbe - 2021/11/26 22:26:00

5月8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对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公示考察人选进行公示和考察的通知》,“经逐级推荐选拔,答辩、评审委员会评审,从全省申报推荐的人选中,推荐出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公示考察人选名。”其中,山东省青年创新人才协会共有14名会员入选。

小青新

在小编的介绍下,我们一起来认识这14名青年专家吧!

史大永

副会长

现代海洋产业和现代金融业专业委员会主任

个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鳌山人才计划“优秀青年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端智库“岗位专家”、中科院拔尖青年科学家。

曾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二等奖、中科院卢家锡青年人才奖等。

研究方向为海洋药物化学与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活性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与临床前研究。近年来,在药学著名期刊JNP、EJMC、MarDrugs以及其他刊物发表论文80篇,包括SCI论文43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34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级(国家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市级科研项目20多项;授权国际PCT发明专利1项(第一位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第一位发明人22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全部第1位发明人);参与出版专著1部。

李武松

常务理事

高端化工产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威海金泓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

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曾获第八届山东青年创业奖、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国内外知名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申请发明专利26项,授权专利7项。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亚洲目前唯一一家已实现树枝状聚合物材料生产的企业,目前,晨源公司产品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先后承担国家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项。已申请发明专利26项,授权7项,制定3项企业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产品通过了山东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以及科技成果鉴定,并通过国际SGS检验,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王志远

常务理事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油气工程系*支部书记。

塔尔萨大学访问学者,入选“长江学者”青年学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孙越崎青年科技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等。承担或参与国家课题、科技重大专项、支撑计划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件、美国发明专利3件,获软件著作版权12件;参与出版中、英文著作3部。

针对深水、“三高”气井井筒中多相流动规律复杂、井筒压力安全控制难的问题,研究发现了复杂井筒条件下多相流型转化新机制,研发了基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的井筒压力控制方法、低抑制剂用量深水气井测试水合物防治方法、抑制酸性气体突发膨胀的井筒压力控制方法等。

李兴盛

理事

现代高效农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担任中国种子协会蔬菜种子分会副会长、山东省种子商会副会长、山东省种子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蔬菜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等,曾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第六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等奖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

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农作物育种创新基地项目、“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等15项省级以上农业和科技项目;先后带领组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蔬菜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等7大科研创新平台;主持选育的蔬菜新品种获批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品种9个,通过山东省审定品种7个,9项国家专利也已全部得到授权。

杜孟成

理事

高端化工产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国家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担任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助剂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轮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聊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工程硕士生导师。

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专利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橡胶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主要从事橡胶助剂方面的研发工作。主持研发的《橡胶促进剂NS清洁生产技术及废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项目、《氧气氧化法合成促进剂NS清洁生产技术开发》项目、《促进剂M清洁生产工艺技术》项目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高品质不溶性硫磺技术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橡胶防护蜡和橡胶加工助剂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蒋文春

理事

高端装备产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曾在韩国原子能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入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高温材料及强度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层次人才促进会能源环保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层次人才促进会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一等奖等。

主要成果包括创新了紧凑型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技术,在提升安全与寿命指标的同时,提高了紧凑换热器的效率,在石油化工、核电、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了高温和疲劳环境下的强度设计理论,发明了关键制造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国际权威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已经授权发明专利18项。

杨庆利

理事

现代高效农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担任中国菌物学会真菌毒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真菌毒素防控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

曾获山东省人民政府个人一等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我国高油酸专用花生新品种缺乏,花生及其制品保质期短,营养品质较差的现状,培育的花育32号油酸含量77.8%,O/L值12.3,是国际上油酸含量最高的直立型花生新品种;针对花生深加工能力较差、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问题,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创建了花生深加工绿色高值化利用技术体系,在获得冷榨花生油的同时进行花生奶、花生酱和花生蛋白粉的生产,生产的所有花生制品黄曲霉毒素零检出,一次性实现花生安全、营养和功能的三效统一,成果先后在鲁花集团等进行转化,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亿元。

李呈顺

会员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总裁助理,高级工程师。

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分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等。

获得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等,拥有发明专利11项。主持国家火炬计划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项,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等,发表论文20多篇。

李克文

会员

现代高效农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担任中国生物发酵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励,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主要研究领域为功能糖醇产品开发研究及产业化,研究方向包括糖醇高效菌种发酵及废液提纯新技术、离交废酸碱回收技术、色谱分离提纯低聚糖产品技术、低温真空干燥技术。赤藓糖醇、聚葡萄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新产品顺利走进市场。

孙霞

会员

现代高效农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教授。美国阿肯色大学访问学者,担任山东省蔬菜质量安全溯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曾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

主要成果为创建了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急需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制定检测方法标准,研发了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研究了基于适配体传感器的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建立了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溯源及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蔬菜从产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体系。

陈绍杰

会员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理事等。

获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3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8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84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开采沉陷控制与塌陷治理,在开采沉陷控制与塌陷防治、矿井突水机理基础实验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

王东伟

会员

现代高效农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播种与田间管理机械化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等。

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机械工业进步二等奖等。

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共计14项。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推广了花生等根茎类作物有序铺放与捡拾联合收获的智能两段式技术理论;在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领域取得了5项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研究形成了根茎类作物机械化生产中的8种37项关键技术。

相恒茂

会员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第二测绘院副院长、工程技术研究员。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研发建立了山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我省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的重大升级,完成了政务信息资源综合集成、多源数据融合、框架数据增量更新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地理信息+政务”服务模式。

刘方春

会员

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专业委员会

个人简介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

致力于林木营养与森林土壤等方面的研究,率先提出了经济林根际促生菌的筛选技术;创制出甜樱桃、蓝莓、核桃和冬枣等专用的新型经济林生物肥料10余种,在华东和华北等地推广应用50多万亩;发明多种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新技术,构建了以“基质+PGPR+CLP+凝胶制剂”为核心的干旱山地造林关键技术体系;研制出干旱山地集雨系统,有效缓解了干旱地区造林水资源短缺难题。

本期编辑:付文丽(省青年创新人才协会秘书处)

孙文秀(山东女子学院)

投稿邮箱:sdtswtzb

.
1
查看完整版本: 喜大普奔14名省青年创新人才协会会员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