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黄华通讯员胡瑞琪
亭亭玉立的身材,青春洋溢的笑脸,9月8日,记者上下打量站在面前的这个时尚女孩,怎么也没法将她和育种人联系起来。
她叫戴丹丹,是一名“90后”。这位地道的正阳县雷寨乡高胡村的乡村妹子带着她的团队先后研发花生新品种4个,和河南农业大学联合研发培育辣椒品种2个,其中她培育的“”花生竟然漂洋过海卖到非洲,种植在了马达加斯加的土地上。
戴丹丹是怎么爱上育种这个行当的呢?她说,这要从她的父亲、她的偶像--全国劳动模范戴子星说起。
戴子星在河南农业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年出生的戴子星,酷爱农作物育种工作,高中毕业后,被选派到南京农科院学习期间被“世界辣椒杂交之父”丁利平教授看中,从事蔬菜育种辅助性工作。凭借“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的信念,戴子星在育种这个行业一干就是40个年头,先后培育了西瓜“新一代麒麟”“豫美都”“威力6号”,甜瓜“糖王”“金蜜06”,芝麻“矮脚黄”“小籽白”等共30多个新品种。
看到村民们用父亲戴子星培育的蔬菜瓜果种子增了产,致了富,上学期间的戴丹丹暗下决心,这辈子也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育种人,让更多农民通过种子增加收入,改变命运。
年,高中毕业的戴丹丹只身赶往郑州,在河南农大下属的一家企业一边打工挣钱,一边跟着老师学习钻研种子培育和推广技术。
年,学得一身技术的戴丹丹,在父亲的支持下,借来80万元回乡注册成立了“代兴种业有限公司”。
“正阳是全国花生第一大县,多少年来,花生亩产量一直在公斤左右徘徊,当时我就想,我们公司选育的第一个良种必须是花生。”说起公司的第一个立项,戴丹丹看上去就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女将军。
当年,戴丹丹分别在雷寨和熊寨两个乡镇流转亩土地,开始了她的育种生涯。
年,戴丹丹辛勤培育的第一个花生品种“”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的审定,经专家测产,亩产约达公斤,净增产量公斤,亩增收益多元。
新品种一经问世立即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青睐。远在马达加斯加的一位农场主了解到“”的高产性能后,通过跨国贸易,一下订购了8万斤种子。当年,他在非洲大地上种植的“”产量比其他品种增产近30%。
初试牛刀后,戴丹丹把眼界放得更远,先后在温县、新郑、新野等地和当地种粮大户一起合作建起了总面积达20多万亩的育种基地,培育出了“豫正花08”“郑种”“豫花16”等3个通过国审、省审品种,新近培育的高油酸花生品种“代兴”也正在送审中。
“今年5月,我们又搭上了院企合作的班车,和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蔬菜品种育种基地,目前‘黄椒’和‘正纯3号’两个辣椒品种的培育推广正在顺利进行中。”戴丹丹说,“我们一定珍惜这次院企合作的机会,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更多的种子资源。”
编辑:驻马店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