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有一类人又活跃起来!没错,聪明如你,一定已猜到,就是挖空心思要把你辛苦赚来的钱从你口袋里往外掏的骗子!花样年年有,今年“剧本”又不同!清远、佛山已有人中招!
骗局一:你以为低价促销?其实骗子在克隆你的银行卡!
在大街上或小区内有人以低价促销大米或花生油,但结帐时必须要在其所携带的POS机上刷卡结帐,大家遇到类似情况要提防谨慎了,因为你的银行卡信息及密码很可能已经被人窃取了。
近日,家住容桂大道南一小区的杨婆婆就因贪便宜,在小区内以刷卡的形式低价购买了一瓶花生油,结果在一个多月后发现银行卡被人异地盗刷了。
据顺德容桂警方介绍,在今年10月中旬,家住容桂大道南一小区的杨婆婆看见小区内有人在搞优惠活动,低价促销花生油,杨婆婆发现促销的花生油的确比市面上便宜不小,于是就买了一支5斤装的花生油,结帐时促销方不收取现金,而是要在他们的POS机进行刷卡结帐,杨婆婆便拿出自己的银行卡通过POS机刷卡结了帐。
到了11月30日早上7时许,杨婆婆的媳妇起床后看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杨婆婆的银行卡在凌晨2时的时候刷卡消费支出了元人民币。发现被人盗刷后杨婆婆的媳妇打电话报了案,并于12月4日将相关资料提交给容桂警方调查。
经民警初步调查发现,杨婆婆的银行卡在10月中那次刷卡消费时可能造成了资料泄露,被不法分子复制了银行卡,一个多月后不法分子才进行盗刷。目前,警方的相关侦查破案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
网络配图
事实上,这样疑似的集体大型骗局,在外地已多次被报道!
最近的一单就发生在广东清远:
11月10日,当地相隔不远的两个小区,30多名业主在小区内的摊位刷卡购买“金龙鱼”食用油之后,银行卡被盗刷,涉及金额40多万元。当事业主回忆,在中秋节附近,有摊位入小区内促销食用油,该摊位售卖的5L金龙鱼一级压榨花生油比一般超市便宜了35元,因此吸引不少业主购买。
但该摊贩在结账时要求业主只能刷卡付款,而住户当时并未发现摊贩所使用的POS机有任何异常。但两个月后,两个小区近30多名曾刷卡购买食用油的业主,就出现了银行卡被异地盗刷的情况。
警察蜀黍提醒:如果你近段时间内也有类似的刷卡经历,为了确保你的资金安全,建议你立即更改银行卡密码或者将资金转移;在公共场所刷卡消费输入密码时,一定要用手遮挡好密码避免泄露,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应立即冻结账户并第一时报警。
网络配图
骗局二:你以为是保险公司?5步骗你倾家荡产
近日,广州警方反电信诈骗专线就接报了多起群众举报,均称接到冒充保险公司的诈骗电话,且手法与以往颇有不同。
广州警方反电信诈骗中心介绍,这种手法诈骗只需5步:
第一步: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窃取事主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住址等。
第二步:诈骗分子在境外通过网络电话和改号软件将主叫号码改为保险公司电话并冒充保险公司客服人员致电事主(如:+冒充“XX保险公司”),谎称事主在其公司购买了保险,并在某地申请了理赔,随后又说出事主具体身份信息。
第三步:当事主声称并未购买过保险时,诈骗分子又称可能是事主身份信息被泄露了,随后帮其转接到某市“公安局”接听。
第四步:接听电话的“公安局人员”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犯罪”为借口,要求事主进行银行资产核查。
第五步:事主在对方诱骗下前往银行柜员机操作转账,将个人账户内的资金转入“国家安全账户”。
警方提醒:
1、市民群众要提防不法分子冒充客服诈骗。一旦接到“系统故障”、“订单异常”、“帐号异常”、“身份信息被冒用”、“曾购买保险”、“涉嫌犯罪”之类的电话,要联系正规的客服进行相关的咨询与核实。同时要注意保护姓名、电话、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个人重要信息,不要轻易透露给他人,也不要在未经安全验证的网站上随意填写,以免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
2、市民群众要警惕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诈骗电话。骗子往往会利用事主的恐慌心理,制造紧张气氛,不断变换身份,让事主来不及辨别真假。市民群众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及时拨打相关部门的官方电话进行咨询。司法机关、公安机关、政府部门没有开设所谓的“安全账户”,任何想指引你汇款到“指定账户”、“安全账户”的电话,都不要相信。
这些短信有可能是骗子发的,直接删除!
还有23天就要迎来新的一年啦!在年的最后一个月里,也一定要时刻谨记防贼防窃防诈骗!据警方数据,年底是诈骗案件的高发时期。
小编梳理了几类年底常见的诈骗短信,为您支招。
防“票务诈骗”年末,虚假票务短信是最容易让用户上当的,也是最难辨别的。??
小贴士遇到此类短信一定要与订票网站的客服联系,或者直接拨打机场、航空公司的官方电话进行确认。
防“意外之财”诈骗“天上掉馅饼”的事不可信!小贪心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小贴士收到此类信息最好一律忽略,也可以上网搜索栏目组电话后进行确认。
防“银行信息”诈骗是否经常因为收到此类短信而困扰?怀疑其真实性但又担心网银的安全???
小贴士学会辨别银行的